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作坊:尊重“職人” 崇尚匠心

  • 發佈時間:2016-04-28 05:52: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起“國寶”人們一般會想起某件歷史文物、藝術品或珍稀動物,但日本卻把某些行業中的優秀人物代表稱作“人間國寶”,主要包括藝術家、技術工人中的能工巧匠等。日本社會尊重工匠、崇尚匠心的氛圍使這些被稱為“職人”的工匠能夠靜下心來勤學苦練,鑽研出“天下一招鮮”的獨特本領。

  在日本西海岸的新瀉縣,有一個叫燕市的地方,城市不大,卻有一家專做研磨金屬拋光工藝的殿堂級公司——小林研業。廠房很舊,木質房子看上去至少是50年前的建築,車間面積不到100平方米,包括小林社長在內全部工人只有6人。就是在這樣的車間裏,70多歲的小林一夫社長率領他的團隊完成了蘋果公司發售的第一批攜帶型音樂播放器iPod外殼研磨。當時蘋果公司的設計者們為了一舉站穩市場,提出了採用輕巧結實的鈦合金外殼,這種厚度僅有0.4毫米的外殼,必須研磨得光亮如鏡,而且四週的側面、弧面必須均潤如一。蘋果公司找過多個廠家,結果都不甚滿意,有的樣品亮度不夠,有的亮度夠但偶爾會有不同走向的紋路。蘋果團隊想起了當年生産超薄筆記型電腦時的日本合作夥伴小林研業。小林社長深知蘋果公司要求之苛刻,但以數十年的經驗與自信當場就攬下了這個“瓷器活”。

  挑戰也就從此開始,研磨機等機器是小林社長按自己的標準定制的,並作了改進和完善。但是,輔助材料需要一種類似砂布的細密、結實,又要有韌勁的布料。要將金屬磨得和鏡子一樣光亮,一般來説需要用熱帶産的植物纖維——劍麻製成的布。可是用這種布磨出來的金屬,還是會有絲絲的痕跡,這是蘋果公司絕不允許的。自家庫房裏的耗材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小林社長就跑到大阪專業生産化纖材料的東麗公司,從上千種布料中選擇了一款柔軟、細膩又有韌性的新型化纖布料。試用後發現這種布料非常適用。就這樣,小林研業的研磨技藝在iPod上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

  新瀉縣燕市地區從江戶時代後期,就開始大力發展刀具和金屬研磨産業,小林研業就是從生産鐵鍋起家的。隨著研磨技術的提高,公司近年來承擔了多種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等複雜材質、異形産品的工藝加工,現在還生産內視鏡等醫療設備、運動型摩托車等特殊部件。迎接挑戰、不斷創新使該公司至今保持著日本首屈一指的工藝水準。

  東京都南部的大田區遍佈著各种家庭作坊式車間,其中很多企業是父子工廠代代相傳。許多能工巧匠就成長于這樣的工廠,承擔了許多高精尖技術産品的加工生産。走在大田區作坊密集的街區,隨處可見各種企業自己的介紹材料,有的寫著“專做異形産品”,有些廣告則是“別人做不了,他人不敢做的加工業務,找我來”。這是何等的自信。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訪問日本時,曾專門到大田區考察日本的工匠技藝,並邀請日本匠人赴馬傳授表演。近年來,大田區政府為了弘揚工匠文化,發展本區域的特色産業,開始了“大田工匠100人”評選表彰活動,5年來被評選出的“大田工匠”均獲得了表彰證書,區政府網站也在主要頁面上介紹這些匠人的業績和特長。在日本社會注重名譽和形象的氛圍中,匠人們獲得了更多的尊敬和關注。

  區政府的評選活動實際上也鼓勵了這些工匠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最近,大田區的工匠們組織起了自己的行會,相互切磋技藝,共同提高,併發起了向全國有志青年免費傳授技藝的收徒活動。只要提前預約,任何人都可以到這些車間免費參觀學習,也可以帶上自己的原材料到工廠請匠人們手把手傳授車、銑、旋、研等技術技藝。如今,區政府又提出了新匠人培養計劃,很多中小學也組織學生到匠人作坊參觀學習,據説許多工廠的教育課程已經排到了秋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