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BP世界能源展望: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第二大燃料源

  • 發佈時間:2016-04-26 16: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6日訊(記者陳頤)《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以下簡稱“《展望》”)中文版4月26日在北京發佈。

  儘管目前全球能源市場疲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將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援更活躍的社會經濟活動,未來二十年及以後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

  《展望》指出,2014年至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增長34%,即年均增長1.4%。隨著世界開始向低碳未來轉型,在需求總體增長的過程中,能源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低碳燃料的增速將超過碳密集型燃料。

  《展望》著眼于長期能源發展趨勢,並對世界能源市場在未來二十年的發展作出預測。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和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於今年2月在倫敦共同發佈了《BP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

  戴德立表示,“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持續低迷之際,重要的是不僅要適應當前的嚴峻形勢,還要為接下來的一系列挑戰做好準備。能源業是一個長週期行業,我們需要從長遠角度來思考我們所處的能源格局將會如何演變。”

  “本年度的《展望》表明,全世界對能源供應的需求將繼續增長,但能源供應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對碳密集型燃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少。儘管如此,為實現國際碳排放的限制目標,仍有必要採取進一步的政策行動。”戴德立説。

  石油和天然氣仍是主要的能源形式

  儘管其他能源形式增長迅速,但《展望》預測從目前到2035年,化石燃料仍將是主要的能源形式,將滿足60%的能源需求預計增量,並佔2035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的近80%。

  天然氣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增長率為1.8%。石油將以每年0.9%的速度穩步增長,但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繼續走低。煤炭增長預計將大幅放緩,到2035年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滑落至歷史低點,而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源。

  非化石燃料的增長預計將超過去年《展望》的預期。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預計年增速將達到6.6%左右,其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3%增至2035年的9%。

  需求驅動因素

  戴思攀認為,“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能源以支援更活躍的社會經濟活動。預計未來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

  收入和人口是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到2035年,世界人口預計將接近88億,這意味著需要為15億新增人口提供能源。同一時期,全球GDP預計將增長一倍以上,而中國和印度將一起貢獻一半的全球GDP增量。

  “由於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不斷改革,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將大幅放緩,從而將嚴重抑制全球煤炭的需求——其增速將不及過去20年的五分之一。”戴思攀解釋道,“世界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從人們消費能源的類型和方式中可見一斑。”

  超過一半的全球能源消費增量將被用於發電,此部分增量主要來自那些缺乏足夠電力供應的地區。

  發電行業是各類燃料爭相競爭的行業。隨著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逐漸取代傳統的火力發電,發電行業將在燃料結構的演變中發揮重要作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有望佔預期發電增長量的逾三分之一。

  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增長將推高石油需求,中國和印度佔世界需求增長量的一半以上,而全球汽車數量將翻一番。

  供應增加

  受益於全球頁巖氣産量強勁增長,天然氣的供應將穩健提升,年增幅預計可達5.6%。頁巖氣佔天然氣總産量的比重將從2014年的10%上升至2035年的近25%。在《展望》期末,中國將成為對頁巖氣産量增加貢獻最大的國家。

  到2035年,全球石油供應將每日增加近1900萬桶,非歐佩克國家的供應將引領增長——尤其是美國頁巖油。歐佩克的市場份額有望維持在40%左右。

  未來二十年碳排放增速減半

  《展望》指出,未來20年,碳排放增長速度預計將比過去二十年減少一半,年增幅從2.1%降至0.9%。碳排放增速急劇下滑反映了能源效率的更快改進和能源碳強度的降低,這兩種原因的重要性幾乎相等。

  世界正開始向低碳能源系統轉型,去年12月在巴黎召開的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標誌著這個征途的重要一步。

  但據預測,碳排放仍將持續增長,這表明有必要採取進一步的政策行動。設定一個有意義的全球碳價格有望成為最有效的機制,該機制將有利於加快向低碳世界轉型的步伐。

  中國相關數據

  《展望》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佔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5%。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持續演變,中國的單位産值能耗將下降46%。

  “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對B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P中國區總裁楊恒明強調,“BP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領先的行業技術,我們致力於作為中國值得信賴的能源合作夥伴,支援實現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其他假設

  除了往年的基本情景外,今年的《展望》還探討了另外三種情形下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1)更緩慢的全球GDP增長;

  (2)更快速的向低碳世界轉型;

  (3)更強勁的頁巖氣和緻密油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