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油價站上40美元 國內或迎來"六連停"後首次上調

  • 發佈時間:2016-04-26 07:28: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國際油價站上40美元 國內油價或迎來“六連停”後的首次上調

  新華社記者 安蓓、劉雪

  自我國為成品油價格調整設置“地板價”的三個多月來,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六個週期暫緩調整。4月26日又到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業內認為,此次汽柴油價格上調將是大概率事件,或迎來“六連停”後的首次上調。

  上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是4月12日。根據國內成品油調價間隔10個工作日的原則,4月26日24時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而這一週期國際油價每桶已站到40美元上方,成品油調價“窗口”有望打開,迎來上調。

  此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我國于2015年12月15日宣佈暫緩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今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下限,即當國際市場油價低於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4月2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22日所有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10.25%。據此測算,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約160元。4月25日是本計價週期的第九個工作日。

  “此次汽柴油價格上調是大概率事件,但調價幅度預計較小。”市場機構金銀島副總裁鐘健介紹,4月中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波動頻繁,但總體呈上漲走勢,20日布倫特油價更是創年內新高,收于每桶45.8美元。

  據安迅思數據模型測算,預計4月26日24時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漲幅為每噸17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上漲0.13元和0.15元。

  支撐國際油價走強的原因,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雖然23個石油生産國4月17日在多哈會議上未達成凍産協議,但這一利空很快被科威特石油工人罷工所抵消。石油輸出國(OPEC)組織秘書長巴德里表示,可能會在6月的會議上再次與非OPEC産油國就凍産進行討論。除上述消息外,美元走弱也是支撐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研究人員霍麗君進一步分析,從需求看,二季度北美進入用油旺季,煉廠需求上升,庫存壓力將減輕;從供應看,雖然OPEC國家原油産量仍然較高,但非OPEC産量下行趨勢仍在繼續,科威特石油工人罷工、尼日利亞管線中斷、阿聯酋油田檢修等因素均有利於供需基本面的改善。

  一位石油進口商對記者説,從貿易的角度看,今年以來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原油9110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3.4%。“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預期。”

  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當前供需基本面並不支援原油價格空間較大或時間較長的反彈。“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反轉,國際油價在一段時間內處於低位仍將是大概率事件。不排除重新回到‘地板價’的可能。”鐘健説。

  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除了“地板價”外,我國還為油價調整設置了“天花板價”,當國際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