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上海金”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6-04-26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溫濟聰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金”定價機制的推出,不僅使我國在金價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且將助力人民幣成為全球化貨幣。不過,以人民幣定價黃金,目前還僅僅是一個起步階段,定價功能的目標有待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目標不會一蹴而就

  上海黃金交易所日前發佈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上海金”定價,上海有望成為繼倫敦和紐約之後全球黃金市場的“第三極”。這是繼2014年9月黃金國際板面世後,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化發展的又一個標誌性事件。

  2015年全球生産了4000多噸黃金,而我國生産和進口的實物黃金總量就佔了近2600噸,超過全球總量的六成,中國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需求國和黃金生産國;2015年,金交所的總成交量位列世界第三位。種種數據表明,金市已經出現了明確的“西金東移”現象。

  即便如此,我國黃金話語權與需求、生産的鉅額體量並不匹配。截至目前,全球黃金市場80%以上的定價權依然掌握在“倫敦金”和“紐約金”手中。倫敦黃金市場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是現貨黃金交易中心;“紐約金”是期貨黃金交易的代表。兩者市場均是以美元定價,定價單位是盎司。長期以來,我國金價只是倫敦、紐約兩個市場的“影子”價格。目前,金交所已9年蟬聯世界第一大黃金現貨場內交易所,“上海金”基準價為投資者提供可交易、可信賴的人民幣黃金基準價格,有效完善人民幣黃金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推進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化步伐,提升在黃金定價層面的國際話語權。

  “上海金”定價機制的推出,不僅使我國在金價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更重要的是,此舉將助力人民幣成為全球化貨幣。“上海金”以“人民幣/克”為交易單位,增加了世界黃金市場交易中的人民幣存在,有利於加速人民幣“出海”。當“上海金”成為國際交易主流産品,黃金定價權中的中國因素權重逐漸提升,無疑能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工具的逐步創新以及人民幣計價産品的豐富多樣,金市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不過,以人民幣定價黃金,目前還僅僅是一個起步階段,定價功能的目標有待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目標不會一蹴而就。未來,一方面應大力擴大境內市場在黃金進出口、衍生産品定價和結算方面使用“上海金”基準價的範圍,樹立中國金市的價格基準標桿;另一方面,要提升境內外從事黃金交易和貿易的相關企業和機構使用“上海金”基準價的意願,促使其積極參與到“上海金”定價業務中。唯有如此,全球黃金市場才會傾聽更多的“中國好聲音”。(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溫濟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