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設立網上法庭 建立聯動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4-26 05:58: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維權成本高、週期長、舉證難、賠償低,一直是制約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的瓶頸。近年來,浙江法院加大保護的價值導向,抓住薄弱環節,精準發力。

  2015年修訂的《浙江省專利條例》率先將電商領域專利侵權納入地方性法規。去年底,國家智慧財産權局還在浙江成立了全國首個電商專利執法調度中心——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浙江)中心,探索開展跨區域電商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

  “電子商務糾紛具有跨地域的特點,各項證據材料均形成于網路環境,不論是電商經營者還是一般消費者,均面臨遠距離訴訟的不便,對網路化司法服務提出了迫切需求。”杭州市中級法院民三庭庭長李奕説,為適應涉電商糾紛的不斷涌現和升級,杭州法院探索“網際網路+審判”建設,在全國率先打造電子商務網上法庭,通過最大限度實現網路證據線上一鍵式引入,為公眾提供便利的網上訴訟服務。

  據介紹,杭州法院2015年起主推“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並於8月13日正式上線。

  杭州市中級法院電子商務訴訟指導辦公室主任張政表示,網上法庭充分利用各電子商務平臺現有的技術優勢和數據資源,實現無縫對接、數據共用。原告方在“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網頁界面註冊登錄線上發起訴訟後,網上法庭會自動提取電子商務平臺當事人的身份資訊、網上交易過程及各類表單數據。

  “浙江法院2000年開始探索智慧財産權專業化審判之路,為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據浙江省高級法院院長陳國猛介紹,浙江省11個中級法院均已設立智慧財産權庭,專門審理智慧財産權案件;32個基層法院具有版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部分智慧財産權案件管轄權。

  其中,義烏市人民法院具有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部分專利案件管轄權,是全國第一家有權審理專利類案件的基層法院。記者了解到,智慧財産權的“三合一”審判與“訴調對接”在這裡獨具特色。2007年7月,義烏法院率先在浙江省開展“三合一”審判試點,由智慧財産權審判庭統一審理智慧財産權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義烏法院智慧財産權庭負責人王亞萍指出,與全國其他“三合一”審判試點法院相比,義烏法院審理的刑事、行政案件數量最多,且涉外案件多,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之間緊密銜接,形成保護合力。

  多渠道聯動保護機制讓智慧財産權保護更有力。例如,浙江高院與省工商局建立企業信用評級合作機制,工商系統在評選省著名商標時需向法院了解相關企業智慧財産權糾紛資訊,如果被評選企業有嚴重侵權行為將被取消評選資格。

  同時,浙江省各地法院還不斷鞏固完善符合當地審判實際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模式,如余杭法院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調解中心的涉網糾紛訴調對接機制、海寧法院與海寧市家紡智慧財産權調解委員會的涉家紡智慧財産權委託調解機制等。2015年,浙江省法院通過各類訴調對接機制處理的智慧財産權糾紛共計6748件,其中調解成功3050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