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原花卉艷天下

  • 發佈時間:2016-04-26 05:58: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雲南石林錦苑花卉産業股份有限公司非洲菊新品種繁育大棚裏,市場上罕見的各色非洲菊驚艷綻放。記者一邊在美不勝收的花海中拍照,一邊聆聽雲南錦苑花卉産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倪功的介紹:“觀察今年的花卉消費市場,品種、品質、品牌已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在各項創新工作中,花卉品種的研發是一項重要工作,在公司的品種戰略下,錦苑現擁有植物新品種權15個,引進新品種400余個。相信通過努力,最終雲南將被打造成面向全球的花卉生産、採購、物流和市場中心。”

  作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産業之一,花卉業是高投入、高産出、高效益的“三高合一”産業,亦是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效合一”,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三密合一”的綠色朝陽産業。據了解,在雲南省,像錦苑花卉這樣的花卉企業多達1897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當地花卉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優,從第一産業向第二、第三産業延伸,已發展成為最具雲南元素的新興産業和雲南省著力打造的高原特色農業品牌。

  科技創新支撐花卉産業

  走進雲南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位於玉溪市九溪鎮的生産基地,總面積700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配備了全自動溫濕度控制系統,現代化的苗床上,小苗、中苗、成品等擺得滿滿噹噹,工人們正在忙著裝袋出貨。“我們公司去年才成立,年産迷你玫瑰100萬盆,年産值1500元/平方米。”該公司負責人李欽自豪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雲南省花卉種植面積112.7萬畝,同比增長7.3%;總産值達399.5億元,同比增長2.8%;花農收入達95億元,同比增長5.6%。與“十二五”初相比,面積、産值和花農收入分別增長60.9%、49.7%、35.7%。當前,雲南鮮切花産量佔全國75%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産銷中心;雲南玫瑰、康乃馨、菊花等花卉種業佔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逐步出口到日本、泰國和越南等國家;隨著雲南花卉品質不斷提升,“亞洲花都”已初具雛形。

  “近五年來,僅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自主繁育的優良原種就達1億余株,轉讓自主智慧財産權新品種及專利技術20余項,並以‘零專利’形式授權給全國多家企業繁殖使用,産品出口到日本、哥倫比亞、南韓、泰國、越南、中東及香港等地”,該花卉研究所阮繼偉博士向記者介紹説。

  截至去年12月,雲南省共引進、馴化花卉新品種600余個,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種476個,佔全國選育新品種數的60%以上,其中4個新品種在國外獲得授權,填補了該省自主研發新品種在國外授權的空白。自主研發的新品種已涵蓋鮮切花、地方特色花卉、綠化觀賞苗木、食用花卉和盆花,研發主體日益多級化,形成了以科研院所、企業為主,花農合作組織和個人愛好者為輔的研發格局,該省也由此成為中國花卉新品種的孵化中心、全國最大的花卉新品種研發基地。

  在技術研究方面,雲南省先後制訂了各類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60項,種苗快繁、半基質化栽培等關鍵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設施設備創新方面,防損傷玫瑰剔刺機、食用玫瑰花瓣分揀機等眾多方便適用的新設施設備層出不窮。

  開闢外向型産業之路

  在玉溪佳海花業的鮮花整理車間裏,一束束綠紫、綠粉、綠白和綠橙相間的洋桔梗花燦爛而奪目。創業不到一年的年輕人夏宇手捧洋桔梗花説起了他的花卉“情結”:“因為洋桔梗花同枝不同色、瓶插期長達40多天,而且成長過程中,花頭的大小和花朵的顏色都會有變化,市場的潛力和空間很大。我現在只做洋桔梗花,為了種植技術有突破,我還專門去國外學習種植和管理技術。”

  其實,在國家進口種苗(球、籽)免稅等政策的促進下,依靠厚實的産業基礎和長期的技術積累,雲南省逐步成為我國花卉種苗(球)産銷中心,種苗(球)邁入規模化、標準化和工廠化生産軌道,涌現出單一品種種苗年産量2000萬株以上的企業近10家,全省鮮切花種苗年産10億株左右,國産化種球近3000萬粒。

  國內及周邊國家花卉産業的興起,對種源、種苗、種球和技術的需求日益增長,也為雲南省技術密集型産品的輸出帶來發展機遇。優質玫瑰、菊花、康乃馨、非洲菊種苗和國産化百合種球除了供應本省外,還銷往全國各地,部分出口至越南、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主要鮮切花種苗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該省出口日本的菊花種苗近2億株,佔日本菊花進口總量的40%。自主研發的花卉新品種、設施設備、實用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實現了跨地區、跨國界的推廣應用,為當地開闢出一條“走出去、謀發展”的外向型産業之路。

  在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洋桔梗等為主要産品的雲南錦苑花卉産業股份有限公司採訪時記者就了解到,該公司産品A、B級率達到60%以上,産品品質已達到或超過荷蘭、日本等花卉發達國家的産品品質。在“走出去”的進程中,為完善花卉産業的服務支撐體系,該公司在雲南花卉産業中較早提出並建設全程冷鏈物流體系,目前已建成開通昆明至泰國曼谷、昆明至香港等陸路全程冷鏈物流運輸專線,産品銷售網點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以及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産業鏈不斷延伸

  “‘我是花吃’上市一年來,鮮花餅總銷量突破200萬枚,銷售突破1000萬元。在我們公司現有産品中,僅鮮花餅系列就可製作成經典玫瑰、玫瑰果仁、玫瑰雲腿、玫瑰法式、香蓮奶酪等多種口味,衍生的産品則有鮮花玫瑰牛軋糖、玫瑰火麻曲奇、玫瑰炭燒鳳梨酥、玫瑰紅茶等。”雲南我是花吃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猛告訴記者。

  小小“鮮花餅”的風靡,昭示“雲花”産業正向打造“美味、健康、時尚”的産業鏈高端開拓延伸。早在2008年以前,當地食用玫瑰種植主要以農戶為主,種植水準較低,生産不規範,加工能力缺乏,花卉原料在品質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食品加工的要求。此後在市場拉動下,食用玫瑰以投資成本低、回收快等特點受到資本的追捧,嘉華等食品企業開始涉足食用玫瑰基地建設。同時,一批以食用玫瑰生産和加工為主的專營企業開始出現,食用玫瑰加工工藝顯著提升,玫瑰餡料、玫瑰糖等食品原料的供應期延長,突破了季節性供花的制約。

  玫瑰深加工的原料瓶頸被打破,食用花卉很快成為發展最快、資本進入最多、市場影響最大的新增長點,更多的企業和農戶進入到發展食用玫瑰的隊伍中來,多個地區掀起了種植熱潮,雲南省食用玫瑰種植區從昆明、曲靖、大理向紅河、麗江、迪慶等地快速擴張,加工産品包括鮮花餅、玫瑰茶、玫瑰含片、玫瑰原漿、玫瑰花醬、玫瑰花蜂蜜等,從食用玫瑰延伸出的鮮花伴手禮則成為最具雲南特色的烘焙産品。

  如今,在昆明一個小小的鮮花餅屋,一天賣出十幾萬個鮮花餅並不鮮見。玫瑰花茶、玫瑰精油在旅遊景區、大型購物廣場的銷量同樣驚人。“鮮花雲南”形成了以“玫瑰鮮花餅”為首和食用花卉為主具有食用、藥用、美容、保健、觀賞等多重價值的花卉精深加工業,花卉系列的食品、香料、色素、香水、精油、鹽浴、護膚等産品不斷問世,逐漸成為全國花卉食用、藥用、精油、色素等加工業發展的重要研發和生産基地。

  “通過科技支撐一二三産業融合,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與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積極拓展新領域,開發食用菊、多肉盆栽、觀葉海棠、特色蕨類、礬根、杜鵑種苗、新品種種苗、食用玫瑰、香蓮、香薰和化粧品、鮮花奶等系列新産品。”該花卉研究所阮繼偉博士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