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平臺合規發展不能只靠監管
- 發佈時間:2016-04-22 01:50:23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樓市觀察
商業的活力在於自由,金融的靈魂在於創新。一個大國的財富管理業無法憑藉入口管制而繁榮起來,卻可通過市場力量的篩選淘汰而得到提升。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網際網路金融群英譜漸漸成了“無邊落木蕭蕭下”。據媒體報道,望洲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衛國4月21日被公告失聯,不少投資人聽到了他們財富和曾經一起滋長的輕鬆發財夢的破碎聲,但不少人恐怕還在堅持認為這只是偶然的個例。
近來跑路的理財公司老闆太多,這事本來已經算不上大新聞。但跑路的老闆太多,本身卻成為了一個現象級事件。也正因此,監管也被迫不得不出準入的“下策”。據報道,4月21日中央銀行已經牽頭啟動網際網路金融全國專項整治工作,暫停在企業名稱、經營範圍中新註冊金融類字樣,包括交易所、金融、資産管理、理財、基金、基金管理、P2P等,幾乎窮盡了相關領域的語詞想像力。今年1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已經停止註冊投資類和網際網路金融類公司,而現在更大的浪潮席捲全國。
借助網際網路的資訊共用平臺和大數據的樂觀敘事,及諸多追逐新潮流的學界商界達人的力捧,網際網路金融的財富製造神話是這幾年的熱門話題。一時間,仿佛銀行等“老恐龍”做不到的事,都能期待由網際網路企業來點石成金了。
但是,日益增多的跑路事件,也正在顯示網際網路理財的“硬幣另一面”陰影。當前這項風險專項整治是針對問題的日積月累而做出的一次雷霆出擊,必然會對行業格局産生深遠影響。然而,這樣的高壓監管,就能夠使得投資者任意選擇平臺也能高枕無憂嗎?恐怕未必。
為何總有像楊衛國一樣的理財平臺老闆跑路?答案是來錢快,跑路有利可圖,如楊衛國號稱帶走了10億元。不少所謂理財平臺的業務線其實就是針對“錢多人傻速來”下手。通過許諾高回報輕鬆圈錢,但實際上缺乏有效運營能力,老闆坐擁鉅款無力付息,自然一走了之。
故而,在指望監管部門對存量企業摸底排查、清理整頓、評估驗收之餘,希冀通過高息理財平臺發橫財的人們更應該對自身心態多做檢討。最簡單的道理,天上沒有免費的餡餅,當存款、銀行理財産品、公募投資基金等由大型金融機構銷售的金融商品收益率難令挑剔的投資者滿意時,為什麼新生代公司勾勒的違背金融規律地兼具高回報與低風險的幻境就有那麼多人信呢?説起來被騙的人有些無辜,但僅靠幾句宣傳就敢慷慨解囊的“土豪”們自己若不能審慎負責,又怎能指望別人為你保駕護航出一個可以隨便投錢不擔心的環境?草率用自家的辛苦錢養肥騙子,對市場而言也是助長了逆向淘汰。
市場管理者自然應該不斷加強反欺詐的執法,但商業的活力在於自由,金融的靈魂在於創新。一個大國的財富管理業無法憑藉入口管制而繁榮起來,卻可通過市場力量的篩選淘汰而得到提升。如望洲財富從屬於實業集團,至今仍號稱有19億元資産,在事發前,恐怕還不在尋常的行政清理之列。但現在回顧其網站上對理財模式宏大空疏的描述,卻發人深省。
對於投資者來説,一齣問題就賴監管只會使得行業發展面臨更多規制、喪失更多可能性,解決跑路難題,還是需要更多投資者以成熟心態面對理財的風險平衡,而非盲目投資博傻,逐小利而失本。全民理財,不只是全民拿財出來就行,是亦需全民心智努力的共業。
□繆因知(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
相關報道詳見B03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