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夏“移民第一村”的致富秘籍

  • 發佈時間:2016-04-20 06:32: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江蘇華西村以“最先富起來的小康村”而聞名天下。然而,誰也想不到那裏的致富帶頭人吳仁寶會將20萬元投到銀川北端的一個與其同名的小村落,將西海固數百戶貧困群眾遷移至此,建起了寧夏“移民第一村”。

  20年過去,這個當初“三塊石頭壘個灶”的小村落,已從年每人平均收入不足600元增長到過萬元。翻天覆地的巨變背後,致富秘籍是什麼?

  拔窮根 改變環境第一步

  “孩子們都找到工作了,俺自己也買了車搞運輸。”走進華西村二組居民張學文的家,只見乾淨整潔的院子裏種著蔬菜、果樹,屋裏是一應俱全的現代化設施,全家五口人住在300平方米的新房子裏,過著城裏人都羨慕的生活。在張學文看來,現在的日子可是搬遷之初想都不敢想的。

  張學文是最早一批搬遷移民。“剛來那會兒,肚子能吃飽,環境受不了。”用他的話説,當時這裡隔三岔五就黃沙蔽日,環境極其惡劣。村裏人編了個順口溜:“吃的是救濟糧,穿的是捐贈衣,喝的是地表水,住的是帳篷房,三石壘起一個鍋……”

  “既然咱們已經搬出來了,就不能走!一定要奮鬥出個結果來。”面對村民的困惑,華西村黨支部書記秋萬全站了出來。秋萬全告訴記者,寧夏華西村發展的第一步就是從改變環境開始的。

  當時,全村大動員,開始修路、植樹、挖渠。一番辛苦下來,肆虐的風沙少了,白色的鹽鹼也退去了,有了如今道路平坦、樹木成蔭、土地肥沃的現代新農莊。

  來之不易的新環境讓村民們極為珍惜,大家自發護路,看到哪兒臟了,就拿起掃把掃乾淨,看到石子和紙片,也要拾起來帶走。

  要致富 找準産業選對路

  如果説改變生態環境靠吃苦肯幹就行,那麼,想要致富,非得洗腦充電不可。

  “那些年我們村幹部經常去江蘇華西村,去一次腦子便能裝很多東西。”村黨支部副書記任炳升説:“致富的路子在哪兒?發展什麼産業最合適?走內蒙古、去東北、跑山東。最後村幹部們認定,發展養殖山東的小尾寒羊。”

  沒有資金,籌!幾個村幹部東挪西湊了800元,又借了1500元。然後租了一位村民的兩間房,辦起培訓班。儘管全村只有7名黨員,但“三會一課”制度始終堅持,組織村民學政策、學技術、學管理等。

  村民趙國柱很快進入狀態。“我是小學文化,開始很吃力,後來乾脆買了幾本養殖方面的書籍,邊學邊實踐,幾乎吃在羊圈,睡在羊圈,終於掌握了現代優質品種的餵養、繁殖、防病等一整套技術。”截至去年底,趙國柱家肥羊年出欄量達到3000余只,年收入達20多萬元。

  現在,村裏五分之三的人像趙國柱一樣發展養羊,五分之一的人種植枸杞,還有五分之一的人貸款買車發展運輸物流産業,都幹得紅紅火火。

  奔小康 富帶貧無人掉隊

  隨著華西村日新月異的發展,一部分村民過上了好日子,還有一部分村民依舊生活貧困。

  2010年起,全村啟動實施“百富帶百貧”工程。村裏引導429個富裕戶與573個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村互助社給予資金扶持,讓致富路上的村民“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項工程的推動下,村上種植大戶賈玉卿與張時兵、張軍隊、王自強等枸杞苗種植戶結成對子,帶動戶均年收入達到6萬元;勞務“領頭羊”胡田田幫帶梁讓多、譚登東搞勞務致富。此外,村裏還成立了“黨群共富聯合體”,帶動村民走向聯合共富。

  村民富了,村集體的“口袋”也要鼓起來。華西村黨支部帶領村幹部赴貴州和江蘇考察學習,去年3月利用980畝流轉土地建起開心農場。“村上流轉了農民土地發展現代農業,讓村民可以打工收租兩不誤。”華西村“大學生村官”徐映霞告訴記者,現在每逢週末,都會有許多城裏人來到華西村當“農夫”體驗農家生活。

  “以前我們是空殼村,但截至去年底,村集體收入已經達到100萬元。”秋萬全高興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