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傳統縫紉機變身“白富美”

  • 發佈時間:2016-04-18 03:29:48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見習記者 丁珊 區委報道組 繆麗君) 提起縫紉機,多數人的記憶想必是這樣的畫面:在齊腰高的機器前,母親腳踩著踏板,發出“嗒嗒嗒”的聲音。這樣的記憶,也深深刻在80後台州女青年楊媚的心中,並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去年底,生長在縫紉機製造大市的楊媚歷經4年多艱辛創業,帶著縫紉、刺繡一體化的家用機“易繡”走進北京。在匯集120多個創業精英的全國青年創業訓練營上,楊媚過關斬將,最終站上“路演”現場,成為獲得演示機會的5名創業青年代表之一。事實上,在去年的台州青年創業大賽中,她的團隊是創業組一等獎;在今年年初“奇思妙想——浙江行”創業大賽中,她又榮獲三等獎。

  我們不禁好奇,這究竟是一台什麼樣的縫繡機?

  近日,記者在台州市椒江區方遠電子商務科技園見到了這臺縫繡機。它雖脫胎于老式縫紉機,但在外觀上完全是個“白富美”:身材小巧,單手便可輕鬆拎起;全身潔白,配有液晶顯示屏、電腦端介面,插上電源便可操作。

  外觀雖小巧,能量可不小。楊媚在一旁介紹,這臺縫繡一體機,通過縫紉和刺繡的自由切換,大約5分鐘便可完成一件精緻的繡花作品。在她的幫助下,記者選擇了液晶顯示屏中的“蝴蝶”樣式,輕輕一點後,不需多餘操作,縫繡機便開始自動“走針”,栩栩如生的蝴蝶瞬間繡成。

  家用縫紉機雖已漸漸在家庭生活中難尋蹤影,手工熱潮卻在席捲而來。年輕女孩願意花四五十元買一個手工發夾,上海的一些手工課課時費高達一二百元……這些變動,讓生長在製造業之鄉的楊媚頗為敏感。她意識到,傳統手工正通過時尚與個性煥發出奪目光彩,這一片新藍海正在逐步形成。

  當時,適逢創業初期,她果斷將縫紉機市場從國外轉向國內,集中力量研發多功能家用機。被楊媚的誠意與執著所打動,來自國內高校、海外的十多名研發人才,花了4年多時間研發出縫繡一體機。

  這臺縫繡一體機的核心技術,是團隊自主研發的家用打版軟體。以往縫紉機的打版軟體多用於工業,不僅複雜而且專業,家用版本實現了化繁為簡。使用者只需將喜歡的圖片導入,用滑鼠對圖片“標注”並保存,最後通過介面連接到縫繡機上,創意便插上了翅膀。

  54歲的椒江漢服愛好者陳菊雲,現在已經能通過“易繡”輕鬆縫繡。縫製漢服,以前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繡花樣。現在,只需點點液晶屏,幾乎是傻瓜式的操作,“五福臨門”、“靈仙祝壽”等複雜花樣便自動生成,“不用管它,人可以騰出手來做其他事情。”這兩天,陳菊雲又訂購了一台。同樣,上海的手工愛好者王菲菲用“易繡”做起DIY計劃,將兒子的漫畫製成繡花。

  智慧和創意的背後,是楊媚團隊數以百計的“推倒重來”。創業道路上,既需要一以貫之的熱情,也要在試錯後及時調整方向。這個從對外經貿大學畢業的女孩,看似柔弱,由於多年曆練,在她臉上難見大起大落,更多的是成熟創客的堅信與篤定。

  一開始,楊媚通過手工組織協會招徠全國愛好者試用。來自湖州的一名男性試用者是平面設計師,也是擁有極大熱情的“手工菜鳥”。結果,他搗鼓一個星期,還是沒能實現將名字繡上圍巾的願望。楊媚打開用戶退回的試用機,原來,是他連續失誤操作後,機器已經失靈。

  “你將面臨的用戶,更多的是這樣對縫紉一無所知的發燒友。”楊媚馬上和團隊對製版軟體和機器進行“接地氣”的修改,原本厚厚的説明書轉身為具體形象的操作視頻,線下舉辦免費培訓課程,手把手教會了消費者如何使用,“這也打破傳統工業企業很難和消費者零距離交流的弊端。”現在,楊媚的縫繡機已經擁有2000多個穩定客戶,其中有手工工作室,有大型企業,也不乏天生對手工感興趣的年輕媽媽和孩子。

  在創業者眼裏,夢想從來不是挂在嘴上,而是通過行動落地。目前,楊媚的團隊已經入駐台州市“眾創空間”,她的願望是,讓縫繡機走進千家萬戶,打造線下線上交流的縫繡生態社區。她相信,夢想會在這裡開出花兒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