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創新擁抱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3-23 05:29:37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歷史經典産業要融入現代經濟社會,唯有創新。

  變則興,不變則衰,歷史經典産業也不例外。能否再度擁抱市場,決定著歷史經典産業的未來。新理念、新技術、新産品……創新將改寫歷史經典産業式微的現狀,人們試圖重新出發,在新起點上調整歷史經典産業的發展軌跡,讓世人重新認識它們的價值。

  重新出發的歷史經典産業

  用創新擁抱市場

  本報記者 翁 傑 縣委報道組 吳警兵 盧偉星

  黃酒、絲綢、中藥材、茶葉……浙江的歷史經典産業每一個都有著成百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它們都曾盛極一時,但現在卻或多或少地面臨著發展瓶頸。振興歷史經典産業,需要傳承傳統技藝,但更離不開創新發展。

  每一個歷史經典産業都在期盼著一個春天,而開啟這個新時代的或許是一次工藝的變革,也可能是一次産品創新的大膽嘗試,又或許是給歷史經典産業插上“網際網路+”翅膀之後的輕輕一躍……

  站在創業創新的風口上,歷史經典産業需要再次出發,乘風而舞,期待著人們一顆執著創新的心。

  〔工藝創新〕

  一位藥農的眺望

  距離磐安縣城中心不遠,是傳統的藥材名鎮新渥鎮。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幾乎都以種藥材為生,他們習慣了用土辦法簡單加工藥材,再賣給藥材採購商。而如今,當地的一些藥材種植大戶正試著變革加工工藝,希望通過規範化加工,直接銷售到醫院等終端,做大産業。

  只有初中文化的楊定升是磐安有名的藥農,也是中藥材加工工藝變革的堅定支援者。楊定升之所以鐵了心要搞創新,還要從幾年前他的一次創新實踐説起。因元胡加工旺季多處於梅雨季,晾曬成為元胡粗加工不可或缺的一環,傳統的加工方法就是用水煮。有一次,楊定升突發奇想,自己研製了兩台蒸汽潤藥機,改用了蒸汽熏蒸。沒想到的是,這項小小的創新,不僅為老楊減少了加工過程中元胡有效成分的損耗,還大大降低了元胡變質的概率。因為老楊的元胡品質高,不少外地客戶慕名前來向他下訂單。

  嘗到了工藝革新的甜頭,楊定升開始琢磨將中藥材加工成飲片直接銷售。為此,他成立了浙江磐五味藥業有限公司,並投入1000多萬元建起了佔地12.2畝的中藥材加工企業。最近,他又和台灣聯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引入他們的脫農殘等技術,加工生産浙江産量較大的20多種中藥材飲片。楊定升告訴記者,將飲片成品對接到醫院、藥房等零售終端,利潤少説能增加三成。

  “中藥材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較大,遇到行情不好的時候,藥農忙忙碌碌一年還要賠錢。”楊定升説,受此影響,除了近年來價格較高的浙貝母和元胡,“磐五味”中其他三味藥材的種植面積有所萎縮。老楊説,他希望通過改進加工模式,讓更多藥農告別過去粗放的生産方式,提高中藥材的價值,不再出現“藥賤傷農”的情況。據了解,在磐安,像楊定升一樣籌備建設飲片加工廠的企業如今已有4家,另有6家企業正在洽談中。

  生産工藝的變革又何止中藥材這一個産業,它正悄然發生在幾乎每一個歷史經典産業中。一個環節的創新,或許就能給一個産業帶來勃勃生機。

  在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淩蘭芳看來,絲綢産業將來必定是“桑、蠶、繭、絲、綢基地化、短程化、智慧化、一體化生産”。他舉例説,目前從蠶繭到坯綢需要10個工藝環節,公司正在想方設法縮減到6個。“現在技術路線已經基本走通,還在攻克最後一公里。減少4個工藝流程後,坯綢品質更優。”他説,據測算,絲或綢每億元産值能省下150萬元,而且還可以進到全程數控化。

  還有一些歷史經典産業,工藝或許不能變,但工具可以不斷改進創新。黃酒的産業之路便是如此越走越寬。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傅祖康説,他們公司完成的“黃酒釀造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發與應用”、“黃酒生麥曲自動化生産系統技術及應用”及“黃酒自動化壓濾系統及應用”等項目,既保持了紹興酒的原汁原味,又擴大了産能。通過實施這三個項目,公司建成了年産4萬千升黃酒釀造生産線,讓食品安全更加可控,而且還能節約用地、用工,提高勞動生産率。

  〔産品創新〕

  一顆薏苡的成長

  一顆小小的薏苡,可能只是一味不起眼的藥材,也可能變成治療胰腺癌的注射液;一根細細的蠶絲,可能只是蠶絲被裏輕輕的一縷,也可以變成時尚的絲綢手機殼;一口淳淳的黃酒,可以是一包塑膠袋包裝的廉價料酒,也可以經過多道改良後變成高端料酒,置身精緻的酒瓶,身價數倍……這就是創新所具有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去年,浙江中藥科研上取得重大進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抗癌中藥注射液在美國順利完成治療胰腺癌的Ⅱ期臨床試驗,並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評審通過,進入Ⅲ期臨床。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注射液的中藥成分便是提取自中藥材薏苡,是我國第一個在美國本土進入此臨床階段的中藥注射劑,標誌著我國中藥國際化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在這顆薏苡的故事背後,是注射液的發明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中醫藥大學研究員李大鵬數以千計的試驗:在薏苡中發現並提取分離到一組既能有效抑殺癌細胞,又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保護正常細胞的雙向抗癌化合物——薏苡仁甘油酯。之後,又引入世界先進藥物製劑尖端技術,將薏苡仁甘油酯活性化合物研製成可供靜脈、動脈注射的乳劑,並命名為康萊特注射液。據了解,迄今,已有200多萬例各種惡性腫瘤患者使用康萊特注射液進行治療。

  中藥材産業的創新既可以是這樣“高大上”、國際范兒的,也可以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近兩年,鐵皮石斛鮮品價格競爭激烈,産業發展面臨瓶頸。對此,不少浙江鐵皮石斛生産企業積極研發,生産出鐵皮石斛牙膏、手工皂等衍生産品,為産業發展開闢了新天地。

  去年7月,雁聖源鐵皮石斛有限公司首次推出鐵皮石斛手工皂,每塊定價88元。沒想到的是,短短兩個月,2.5萬塊手工皂就銷售一空。董事長吳呈勇説:“算算賬,銷售手工皂比單純銷售鐵皮石斛鮮條的利潤高了6倍,投入的研發費用短期內便已收回。”

  産品創新正悄然改變著歷史經典産業的面貌。以絲綢産業的産品創新而言,不用細説那絲綢女士手提包或是新穎的方巾,單單從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屠紅燕的手機殼便能窺得一二。她晃晃手機,告訴記者:“這個手機殼是用絲綢製成,一米麵料能製作52個左右,殼定價198元。這樣的産品創新,讓同一塊布料的價值翻了上百倍。現在這只是1.0版,我們必須要研發2.0、3.0版,提高它的防污能力。”

  “絲綢早已不單純是紡織布料,而是融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擁有4000多年曆史的傳統産業完全可以成為新興産業。”屠紅燕介紹,萬事利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開髮絲綢新品,從未停下創新的步伐。為此,還組建中國絲綢行業唯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設立“新絲路博士後工作站”,每年將銷售總收入的3%以上投入到設計研發環節。

  産品創新可以是從無到有,更可以是從有到精的飛躍。作為大型黃酒生産企業,湖州老恒和釀造有限公司瞄准許多同行看不上眼的料酒領域,做好細分市場。它將原本廉價的塑膠袋包裝的料酒,做出了高品質、精緻包裝的高端料酒。如今,“老恒和”已成為國內料酒行業的領軍企業。據了解,到2014年末,該公司原釀基酒達到700萬壇,豐富的原釀基酒為料酒生産提供了保障。

  〔平臺創新〕

  一個小鎮的“蝶變”

  歷史經典産業要煥發出勃勃生機,還需要與更多新元素融合,創造出更廣闊的新市場,諸如特色小鎮建設帶來的“旅遊+”和“網際網路+”時代裏的新興銷售模式等。

  如今,在磐安,當地政府專門成立了江南藥鎮建設指揮部,著力推進江南藥鎮建設。磐安新城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江南藥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呂思田説,江南藥鎮的建設將為中藥材産業發展集聚各種要素,從而産生“蝶變效應”。

  在規劃中,江南藥鎮的核心區域是“浙八味”特産市場。眼下,這個特産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加上“浙八味”的影響力,江南藥鎮也在業內聲名鵲起。目前,整個市場年交易額達18.5億元,産品銷往四川、廣東、廣西、河南、雲南、安徽多地,許多藥材還直接出口到南韓、日本等國。其中,浙貝母的銷量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二以上,元胡的銷量為全國之最,最高日成交額達到120余萬元。

  更重要的是,江南藥鎮還將匯集藥膳館等業態,將中藥材産業鏈向餐飲服務業的方向延伸,讓“吃貨們”想到中藥材也能味蕾大動。看中了其中的商機,盤安藥膳館老闆蔣公標早早就開始盤算著在小鎮裏開藥膳館,在2014年就承辦了浙江省首屆藥膳烹飪大賽。他説:“中藥材産業本身就與磐安關係密切,又很符合未來健康養生産業的發展趨勢,還能與當地的生態旅遊有機結合。”之後,蔣公標又組建成立了浙江求是藥膳科學研究院,集聚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專家以及國家特二級烹飪師,研製推出了4大品類的46道藥膳菜肴,同時自主研發的“盤安藥膳膳食滋養包”也已經開始通過電商渠道銷售。

  “‘旅遊+’也將是江南藥鎮發展中藥材産業的另一賣點。”呂思田説,根據規劃,以後特色小鎮裏還將有一大塊中藥材養生功能區,來到這裡的遊客可以享受到中醫醫療、中藥材足療等相關服務,讓中藥材的魅力在小鎮裏發揮到極致。去年,浙八味特産市場旅遊人數達40.3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3200萬元。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也賦予了歷史經典産業前所未有的機遇。早在幾年前,磐安就加快中藥材産業與資訊化的對接,建成了國家工信部中藥材産業資訊監測預警平臺和磐安中藥材買賣通交易平臺。這些平臺不但實現了傳統交易模式向電子商務的轉換,還促進磐安當地藥材無縫對接全國各大市場和藥企。

  絲綢産業同樣乘上了“網際網路+”的東風。在2014年,萬事利就打造 “中國好絲綢”與“絲綢生活館”兩個手機移動端B2C平臺,通過創新機制吸引消費者分享、推廣自己的産品。如今,兩平臺已經收穫超過20萬的粉絲和5000余萬元銷售份額,還反過來拉動了線下銷售。去年,萬事利最大的訂單也來自渠道商。這讓屠紅燕看到了網際網路基因給傳統産業帶來的變革:網際網路打破了原來傳統的單向行銷模式,每一位消費者,都有可能成為萬事利的賣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