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安開展全方位秦嶺生態保護

  • 發佈時間:2016-04-18 01:30: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記者 石志勇 張晨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橫貫于我國中部的秦嶺山脈是我國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線,也是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區域內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和礦産資源。但近年來開山採石、水源地污染、房地産開發等現象使秦嶺這座“綠色寶庫”遭遇到了多重生態問題。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西安市從2014年以來持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秦嶺保護行動,通過拆除違法建築、整治非法採礦、全面嚴肅追責等舉措打響了秦嶺“綠色保衛戰”。

  202棟違法建築被徹底拆除

  作為我國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山清水秀,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但近年來,作為“綠色寶庫”的秦嶺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態保護危機。個別區域亂建別墅、開山採石等人為破壞環境行為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陜西省和西安市自2003年以來就不斷出臺政策法規,明令禁止在秦嶺北麓從事房地産開發、修建商品住宅和私人別墅。但三令五申下仍有個別人頂風作案,尤其是2010年後不斷有別墅建成,大量耕地、林地被圈佔,生態保護形勢日漸嚴峻。

  在社會持續關注和中央高度重視下,陜西省和西安市從2014年5月開始,對秦嶺北麓西安段的違建別墅開展拉網式排查和全面整治。在清查中先後發現違規建築214棟,其中屬於佔用耕地、林地的148棟違建予以拆除,屬於佔用建設用地且沒有審批手續的54棟建築依法予以沒收。有關部門還在拆除點開展了垃圾清運與生態修復等後續工作,通過土地復墾、栽植樹木等方式,力求儘快恢復周邊生態環境,保護秦嶺山體原有生態系統。

  記者日前驅車來到位於秦嶺北麓腹地的西安市灤鎮石峽溝村,看到這裡依山而建的10余棟違建別墅已被徹底拆除。原先位於山勢較高處的幾處豪華別墅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治理改造後的山間坡地和平地,昔日被鋼筋水泥佔據的自然景觀得到了恢復。

  在長安區東大街道辦事處祥峪村,原先矗立在山路兩旁的眾多別墅同樣不見了蹤跡。拆除後露出的成片坡地上,栽種著一排排嫩綠的松樹幼苗。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一年前村裏的20余棟私人別墅都被徹底拆除,“政府拆了別墅,辦了件大好事。秦嶺是大家的,不是個別人的。現在村裏環境更優美了,農家樂生意也更好了,一到週末客人特別多。”

  以疏代堵整治非法採礦亂象

  長期以來,由於利益驅動和地方保護主義干擾,秦嶺北麓地區礦産資源亂採濫挖現象屢禁不止,特別是無序採石對秦嶺地區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記者日前在秦嶺北麓走訪時看到,沿線多處邊坡山地、河道灘地甚至耕地都已失去植被覆蓋,經歷採石挖砂的人為破壞後,如今只留下裸露的山石和深達幾十米的土坑,生態恢復難度極大。

  針對秦嶺非法採礦亂象,近年來西安市採取強有力措施對秦嶺礦山進行治理整頓,相繼關閉了一批生産方式粗放、嚴重破壞環境的採石礦山。2015年西安市出臺了秦嶺北麓礦山專項整治方案,確定到2020年底前,秦嶺北麓採礦權控制在17個以內,全市礦山總量比2014年減少72%。

  據西安市國土資源局礦産資源處處長鄭世驊介紹,今後西安市礦山數量將只減不增,對現有礦山通過關閉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等方式,堅決把礦山數量壓下來,積極穩妥推進礦山整治。截至2015年底,全市秦嶺北麓採礦權數量僅剩26個,目前除還在生産的4個外,其他的均處於停産整頓狀態。

  對於秦嶺地區礦産資源的開發,陜西省秦嶺發展研究會秘書長馬義芳認為,目前西安市的建築石料類資源主要來源於秦嶺地區採石,有效保障了城市建設對基礎原料的需求,不可能一禁了之。為此西安市應該在採礦行業規模化和高端化方面做文章,通過大型現代化綠色礦山的建設,改變過去“剝山皮、挖耕地”的落後採礦方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西安一些地方已經在探索將秦嶺礦産資源開採納入規模化和規範化的軌道。西安市戶縣人民政府2011年通過統一規劃、公開拍賣,引入陜西瑞德寶爾投資有限公司在秦嶺黃柏峪建設大型綠色礦山。該礦山總投資4.2億元,採用先進生産方式和環保技術措施,將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建築用砂石生産基地。

  秦嶺保護須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秦嶺違法建築問題處理中折射出的監管不到位、幹部思想鬆懈、基層生態保護意識淡薄等問題,陜西省和西安市還啟動了對各級責任人的追責程式,力求通過追責為各級幹部敲響生態保護的警鐘。

  2014年上半年,西安市初步追究了234人的責任。2015年1月開始,陜西省紀委牽頭與西安市紀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一步嚴肅追責。通過細緻工作,在前期西安市查處234人的基礎上,陜西省在2015年下半年又對137名責任人員進行了追責,其中黨政紀處分95人,誡勉談話42人;涉及廳局級38人,處分人員中縣處級以上56人,佔58.9%。

  此次追責涉及人員之多、層級之高、力度之大,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西安市國土局執法監察隊隊長李朝暉説,此次秦嶺北麓違法建築整治,使違法佔地者付出了代價,監管者受到了教育和警示,秦嶺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和保護。強化追責對各級管理部門震動很大,強化了大家的責任意識,有利於督促和警醒各級部門今後更加嚴格執法。

  記者從西安市政府了解到,在秦嶺北麓生態治理中,西安市已累計投入資金25億元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2.13萬畝,實施移民搬遷5.2萬人。同時2014年以來,在秦嶺地區開展“鐵錘治理”行動18次,巡查處置違規項目118處,辦理違法案件56件,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採訪中一些幹部和專家建議,由政府主導和整合現有生態保護的管理機構和職能,在大秦嶺地區設立“生態保護特區”,設立生態保護專門機構,將秦嶺建設成集保護、科研、教育、旅遊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保護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