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荊江航道整治:綠色先行打造生態航道

  • 發佈時間:2016-04-18 01:30: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工程——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去年底全面完工,進入為期一年的試運作,長江中游航運瓶頸被初步打通。記者近日再次踏訪這一交通運輸部確定的內河航道生態環保示範工程發現,一些航道整治的新理念、新工藝被大量應用,以儘量降低環境影響,並同步進行環境修復,努力打造生態航道。

  初春的荊楚大地芳草萋萋、綠意盎然。在湖北省荊州市區附近的臘林洲水域,記者看到岸邊的低灘守護工程已經完工,特製的“H”型水泥磚犬牙交錯,碎石覆蓋下的草籽已生根發芽,露出根根綠草。

  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副指揮長何傳金説,岸上工程採取生態化鋼絲網格、生態護坡磚等生態護岸結構,實現陸上植被和河岸景觀的較快恢復;灘上工程則用生態固灘技術,重建了灘上植被,整個工程用的草籽就有十多種。“我們大力推廣生態護坡,等草長起來,就會看到護坡被綠草覆蓋,如同自然景觀一樣。”

  在位於湖北石首的倒口窯心灘,一排巨大的長方形黑色“箱式透水促淤結構”相當惹眼。長江航道局宜昌航道工程局項目經理張金來説:“這是一種在我國第一次用的新材料,世界上應用也不多,像上面的鐵絲、網墊等,都是環保的新材料,被水淹沒後從這裡通過的一些小魚小蝦、微生物等,都可以在裏面生長。”

  荊江治理河段臨近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利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多個自然保護區,整個河段分佈著大量生態植被、生物種群及取水口。

  為了保護好每一條魚,工程建設者在水下為江豚等珍稀魚類建設“人工魚礁”;在魚類産卵地建魚巢磚,為魚類産卵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同時,還在整治河段進行了6次增殖放流,保育長江漁業資源。據介紹,荊江指揮部已對河段內的3處保護區落實補償資金4400多萬元,與漁業部門洽談補償協議2份,補償560萬元,穩定受擾漁民近千戶。

  一方面,長江航道局同步進行生態修復,及時彌補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以全新的航道整治理念盡可能減輕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高凱春説,荊江工程從設計理念上就採取了非常規的方法,實現綠色先行。他説:“我們的主要工程措施是‘固灘穩槽’,守住洲灘和堤岸,以守為攻、因勢利導、借力打力,利用自然提供的資源來約束水流,讓水流往航道需要的地方和方向沖刷,從而提高航道水深。這種方式對生態的破壞相對較小。”

  據了解,荊江工程在生態航道科研、環保工程建設上的投入達到上億元,加上保護區生態補償、增殖放流等相關方面的投入,整個工程用在生態環保上的資金超過2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