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公務機“爆髮式”增長結束

  • 發佈時間:2016-04-17 02:32:50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上海4月16日專電(記者呼濤)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公務機市場,中國的公務機行業正在悄然轉型——連續多年的“爆髮式”增長結束,市場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

  “中國公務航空市場已經發生改變,用航空業的術語表述,就是在全速前進、快速爬升多年之後,過渡到了遠端巡航新模式。”亞洲公務航空協會主席查爾斯·穆拉斯基説,除了外部環境變化,行業也在自我調控,走向更平穩健康的發展。

  每年4月在上海舉辦的亞洲公務航空展,被全球航空業視為觀測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動向的“風向標”。穆拉斯基的比喻,代表了業界人士的普遍看法:中國公務機行業從爆髮式增長進入增速放緩階段,正逐漸回歸其交通工具的本質,市場前景保持長期向好。

  非理性擴張后,市場正需冷靜

  2015年中國公務機隊規模約為300架,同比增長率百分之五,增速呈現明顯放緩之勢。“市場在褪去急功近利的非理性擴張后或許正需要冷靜,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亞洲公務航空協會副主席、德事隆航空大中華地區與蒙古國際銷售副總裁吳景奎説:“必須注意的是,‘增速放緩’仍是增長,中國公務機市場前景‘長期看好’。”

  作為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公務航空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和政策環境高度敏感。中國公務機市場從最初較低的基數開始增長,連續多年“爆髮式”增長,但從2013年開始,增速放緩了。

  吳景奎認為,相對於歐美等成熟市場,中國的公務航空業仍然非常年輕,正在經歷的轉型也是成長的機會。一些有遠見、有戰略考量的企業正在深化其中國市場佈局。

  公務機逐漸回歸本質

  公務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國,並因其高效靈活和私密性的優勢而逐漸被中國的精英階層所接受。在“爆髮式增長”後的冷靜和轉型期,公務機逐漸回歸其交通工具的本質,用戶選擇走向理性。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向海內外拓展合作,投資和業務覆蓋面非常之大,頻繁而及時的交流顯得尤為迫切。”中國公務航空集團董事局主席廖學鋒説。

  “越是競爭殘酷、賺錢更難的時候,做事越要有效。機會轉瞬即逝,公務機就是這樣能夠幫助把握機會的‘時間機器’。”廖學鋒説,公務機的本質就是一種高效的交通工具,提升商務旅行效率,提升飛行體驗,不要把它和錢、富人和奢侈劃上等號。

  中國公務機行業的轉型是多因素推動的過程。業界人士指出,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公務機行業影響最為直接,中國反腐力度空前加大等因素更加速了公務機行業的轉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