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粒胡椒的産業振興之路

  • 發佈時間:2016-04-14 01:30: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楊志華

  “現如今,我一家三代住上了‘胡椒樓’,開上了‘胡椒車’,全靠鄔所長他們幫助我種胡椒發了財!”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70歲的老胡椒種植戶周昌瓊滿心歡喜。

  老周只是成千上萬靠胡椒發了財的農戶中的一員。他説的鄔所長,便是中國熱科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香飲所”)副所長、胡椒團隊領頭人鄔華松。老週年輕時是生産隊裏的一名技術員,那個時候他是第一批到香飲所(當時叫“興隆試驗站”)接受胡椒生産技術培訓的農戶,試驗站的科技人員非常熱心地為參加培訓的人員講解、答疑,並且手把手教他們如何育苗、種植、修枝整型及施肥,將胡椒豐産栽培的一整套技術毫無保留地教授給他們。周昌瓊回去後就承包了100多畝土地種植胡椒,一種就是一輩子。多年來,他運用在香飲所學習到的技術,結合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使他的胡椒園連年獲得高産,不但自己致了富,還帶動了周邊農戶,他所在的文城鎮也因此成為文昌的胡椒主産區。現在,老周的胡椒技術已經傳到了第三代,他的孫子跟著爺爺學會了種胡椒。

  從每畝30公斤到400公斤,科學技術使胡椒産量大幅度提升

  我國胡椒最早于上世紀50年代初由歸國華僑從東南亞帶回海南,當時還沒人知道怎麼種植,人們只能借鑒別的作物的種植經驗來管理,畝産白胡椒僅為30公斤左右,遠低於國際水準,且缺乏病蟲害防控技術,瘟病等病害頻發,導致産業發展初期出現大幅波動,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自1957年香飲所成立後,就把胡椒作為重點研究對象,針對不同時期産業發展實際需求開展針對性研究。先後開展了胡椒瘟病、細菌性葉斑病及根結線蟲等影響産業發展的主要病害研究,摸清了其發生流行規律,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其發生流行,使得産業發展逐漸趨於穩定。接下來,開展了矮柱密植、應用落葉劑增産效應、覆蓋增産、葉片營養診斷指導施肥及橡膠園間作胡椒等高産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解決産業化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建立我國胡椒標準化生産技術體系,大幅度提高了産量水準,試驗基地畝産白胡椒達400公斤。

  近年來,在鄔華松的帶領下,胡椒的工廠化育苗技術,複合栽培、水肥一體化、減肥減藥高效栽培技術,機械化初加工等高效環保加工技術不斷創新;青胡椒、胡椒醬及胡椒複合調味品等新産品研發實現突破。同時通過技術承包、免費技術指導和培訓、示範基地等多種方式來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支撐著我國胡椒産業不斷發展壯大。

  從實驗園到樣板田,科技示範引領胡椒産業發展農民致富

  香飲所地處海南省萬寧市,如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如何通過發展胡椒産業促進當地農民增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香飲所就派出陳封寶等同志到萬寧市龍滾農場創辦胡椒樣板田,植後3年投産,第一年就收穫白胡椒超過2.8萬斤,平均畝産達245公斤,最高畝産更是達到445公斤。看到如此好的收益,龍滾農場又主動要求再延長承包期3年。科技示範田一炮打響,僅5年內就吸引了1萬多人次參觀學習,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胡椒生産的發展。歷經多年,雖然萬寧市作物産業結構多次調整,但該農場胡椒産業仍比較穩定,從整個園區規劃、種植規格和管理技術都能體現出當時樣板田的示範帶動效果。

  在服務屬地萬寧市胡椒産業發展的同時,香飲所也在海南其他市縣開展科技指導,尤其是中東部市縣,使得海南逐步形成了瓊東南、瓊東北胡椒優勢産業帶。記者在海南省國營東昌農場採訪時,該農場負責人介紹,原是一個只種植橡膠和水稻的農場,在香飲所科技幫扶下,引導職工統一規劃、成片開發種植胡椒。雙方通過示範田+技術培訓班的方式,讓農場職工學習到了先進的胡椒種植管理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該場胡椒種植戶擴大到3800多戶,種植面積超過兩萬畝,年産胡椒乾果2000多噸,成為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産基地,成為墾區胡椒標準化建設的示範典型。2013年以來,該農場又應用香飲所最新研究成果,建成了國內第一條新型胡椒加工生産線,實現了胡椒機械化加工,産品品質得到顯著提高。目前,該農場已成為國內首家集生産、加工及銷售為一身的胡椒生産基地,香飲所的科技之果,讓我國成為能夠生産綠色環保胡椒的主産國之一。

  胡椒的高收益極大地帶動了其他省區種植胡椒的熱情。幾年前,雲南胡椒還是零星種植,不成規模。2012年,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人民政府派人到海南尋求胡椒生産技術,幾經週折,終於聯繫到了香飲所。得知他們的需求後,香飲所立即派人實地去調研。經調研得知,該地區氣候環境適宜種植胡椒,老百姓種植積極性也很高,但由於地處偏遠地區,資訊閉塞,技術水準遠低於其他地區,老百姓不知道怎樣育苗,甚至不知道好的胡椒苗長啥樣,許多人還用老蔓做種苗,導致胡椒長勢弱、産量低,每年都會出現大量死株。香飲所先從解決其種苗問題入手,幫助其在海南瓊海、文昌購置優質種苗,並實地指導和培訓農戶種植管理。為支援其産業穩定發展,香飲所在當地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指導建立了種苗標準化繁育基地和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技術指導和培訓已成為常態。目前,胡椒已成為該縣主要發展對象,發展胡椒也成為政府精準扶貧的主要産業,全縣計劃到2020年發展種植胡椒10萬畝。胡椒將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

  科技成果從少到多,帶動胡椒産業從小到大

  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香飲所也在不斷完善胡椒生産技術,先後對胡椒的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及創新利用、遺傳育種、豐産栽培、病蟲害防治和産品加工等進行了系統研究,目前已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7項,建立了我國胡椒標準化生産技術體系,該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推廣應用成果還獲得了中華農業科普獎。

  歷經近60年的發展,原來的興隆試驗站已成為我國專業從事胡椒、咖啡等熱帶香料飲料作物産業化配套技術研究的綜合性科研機構,農業部胡椒種質資源圃,同時擁有了一家國家4A景區——興隆熱帶植物園。

  香飲所一路走來,也伴隨和支撐著我國胡椒産業的發展。在香飲所的技術支撐下,我國胡椒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産業穩定在種植面積近40萬畝、産量近4萬噸,胡椒已發展成為年産值30多億元、關係到100萬以上農村人口收入的重要熱作産業,胡椒産業已成為海南省農業規劃確定的發展重點及我國熱區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鄔華松告訴記者,在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員的刻苦鑽研和無私奉獻下,香飲所已建立了集資源與育種、耕作與栽培、病蟲害防控、産品加工等全産業鏈的專業胡椒研究團隊,胡椒技術研發和成果推廣作為香飲所的立身之本,也將發揚光大,為我國胡椒産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為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科技支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