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編碼系統的建立意味著什麼?
- 發佈時間:2016-04-14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週視點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平臺日前發佈消息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近日出版併發布了《中藥編碼系統——第一部分:中藥編碼規則》。這項編碼規則以17位阿拉伯數字,分類表達中藥的品種來源、藥用部位、品種類別及其規格、炮製方法等特定編碼技術分類及其含義,以標準的形式將中藥的特色和優勢固化下來,適用於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的編碼,其資訊簡短、準確、安全,凸顯了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思維模式,填補了國內外中藥編碼領域的空白。
《中藥編碼規則》是邁出中藥數字化、標準化、資訊化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國際上尚未建立中藥的編碼體系,也沒有相關編碼規則的頂層設計。正像萊布尼茨發明電腦二進位一樣,該項《中藥編碼規則》的出爐,是中醫藥應用網際網路+進行中藥數字編碼的“字典庫”,將為中藥和各國傳統藥物的編碼提供數字化的編碼依據和技術標準,對推動中醫藥實現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化、規範化和資訊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中醫藥領域的發展也在不斷與時俱進,除了傳統的望聞問切等方式,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開展遠端會診等已經逐漸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比如我國目前正在實施的“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醫療保健國家級公共網路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項目,就是通過網際網路、傳感、光纖等技術的綜合應用,讓專家不僅能看清幾千公里外患者的面象和舌苔等,還能準確地摸到患者的脈象。居民只需在自家電視上加裝一個類似機頂盒的裝置,就可實現實時、超高清晰度的遠端會診。
正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所指出的那樣,該趨勢符合國家推進“網際網路+”戰略、深化醫改、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的具體要求,同時可以解決網路資訊安全問題、服務安全問題,推動建立中醫藥領域公共、跨界、融合的標準。
筆者認為,隨著中藥編碼系統的日臻完善,中藥産業也將由此進入“網際網路+”的發展新階段;而“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醫療保健國家級公共網路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項目也為“網際網路+中醫藥”的發展進行了一種有益的探索。筆者相信,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日益進步,未來實現看病治療足不出戶不再只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