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動車小鎮”青島城陽:“舞龍三式”牽起産業集群

  • 發佈時間:2016-04-14 01:30: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裡曾是一片荒蕪貧瘠的鹽鹼地,如今,全國鐵路網裏往來賓士的高鐵,60%以上在這裡製造,全國城市地下交通網裏,25%以上的地鐵也誕生在這裡。

  這裡就是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辦事處。圍繞軌道交通裝備産業鏈條,城陽區實施“鏈條式、集群式、定向式”招商,打造世界級特色“動車小鎮”。

  鹽鹼小鎮變身“高鐵心臟”

  4月2日,記者走進“動車小鎮”,圍繞軌道交通裝備産業的多個項目正在高速建設。

  在金嶺工業園區,新誠志卓鐵路客車配件項目工地上,白色廠房主體已經完工。項目負責人趙忠剛介紹説,項目一期已部分投産,主要從事鐵路客車配件的生産,預計達産後年産值5億元,利稅3000萬元。

  上世紀末,南車青島四方機車公司遷址棘洪灘,動車産業由此落地,逐步成長為城陽區的工業支柱。但就在幾年前,受經濟下行等多因素影響,動車製造業陷入困頓,有的企業因訂單減少一度陷入停産狀態。

  面對困局,城陽區抓住先進製造業發展和國際國內産業轉移的機遇,實施“鏈條式、集群式、定向式”招商,全力推進軌道交通上下游配套産業的“補鏈”工程。以2015年為例,“動車小鎮”共引進內外資項目近40個,其中軌道交通裝備配套項目約佔一半。

  短短幾年間,高鐵座椅生産和維修“專家”上海坦達軌道車輛座椅系統有限公司、專業研發高鐵新材料的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借力高鐵技術轉化的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研發中心等項目相繼落戶棘洪灘。去年,軌道交通裝備産業鏈全線發力,貢獻了城陽區工業産值的半壁江山,增速達到37.2%。

  “今年,我們將加快推進高速列車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項目的建設,打造軌道交通裝備産業全國創新發展高地。”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于曉説。

  在“動車小鎮”,以高速列車産業為主導,目前已形成集高速動車組、城市軌道車輛、鐵路客車、高原客車于一體的完整産品結構。這裡集聚了中車四方股份、龐巴迪、中車四方有限、威奧集團等120多家整車裝備及零配件配套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余家,被認定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

  2015年,軌道交通産業産值達到540億元,佔棘洪灘街道工業生産總值的74%。于曉表示,僅中車股份、南車有限、龐巴迪等3家龍頭企業,去年共擴建廠房50余萬平方米,産能增長了近50%。

  産城融合留住産業人才

  每天下班時間,棘洪灘各大企業門口,總會排起一輛輛通勤大巴,它們將數以萬計的産業員工送回城區,次日早上再將他們接回。如何留住這個規模龐大的通勤人群,讓他們不僅在此工作,同時居住、娛樂、消費,已擺上“動車小鎮”的發展日程。

  “我們的辦法是,引進知名房地産開發企業,對城市生活區進行高品質整體開發。”城陽區棘洪灘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欒林先説。城陽區正進行舊村改造、新型社區等建設等機遇。

  與此同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也迅速跟進:投資7000余萬元建成街道駐地中心、金嶺、青大三個片區社區中心,形成“15分鐘便民便企服務圈”。

  “隨著青島戰略中心的北移,棘洪灘作為北岸新城區重要組團的戰略地位日益凸現。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一個可滿足30萬常住人口的動車特色小城。”欒林先説。

  隨著造城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動車産業員工決定擺脫每日遷徙生活,在“動車小鎮”紮根生活。來自河南的郭廣利説,自己已在中車四方股份工作10多年了,以前一直住在城陽區,每天靠班車接送,如今,和很多同事一樣,他已在棘洪灘安家落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