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基本面未變

  • 發佈時間:2016-04-13 22: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一季度進出口仍延續雙降態勢,但我國對外貿易回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值得注意的是,3月我國出口實現了9個月以來首次正增長,説明國家推出的一系列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等作用已開始顯現。

  據海關總署4月13日公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仍延續雙降態勢。“我國對外貿易在調整中不斷改善,回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今年外貿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促進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聚,隨著穩定外貿增長各項措施逐步落實到位,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

  專家指出,當前包括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大對出口融資的支援力度等在內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作用已開始顯現,未來穩外貿著力點仍需放在政策落實上。

  出口9個月來首次正增長

  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萬億元,同比下降4.2%;進口2.2萬億元,同比下降8.2%;貿易順差8102億元,擴大8.5%。

  對於一季度進出口值雙降的原因,黃頌平指出,在出口方面,世界經濟延續低速增長態勢,總體復蘇乏力,全球貿易處於深度調整期,抑制了我國出口增長。同時,國內外貿企業綜合成本居高不下,部分産業和訂單向外轉移,也成為抑制我國出口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進口方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拖累進口下降,儘管去年年底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反彈,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於低位。

  黃頌平強調,在面臨較多困難的情況下,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仍處於合理區間。當前我國經濟情況好于其他主要經濟體,依然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拉動了一季度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

  值得注意的是,3月我國出口實現了9個月以來首次正增長,同比增長達18.7%。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去年基數偏低之外,國家推出一系列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外貿企業自身積極轉型升級以及地方政府加大了對外貿的支援力度等作用開始顯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季度出口有望逐步回穩

  黃頌平認為,儘管今年外貿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下行壓力仍大,但也有利好因素。一是政策利好。去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穩定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穩定,有利於穩定企業預期、降低匯率波動風險等;二是合作廣泛,我國多邊和雙邊經貿合作佈局更趨完善。截至目前,我國已簽署並實施了14個自貿協定,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三是信心增強。國內製造業出現積極變化,出口經理人信心增強。

  對於二季度的外貿形勢,黃頌平指出,一季度進出口整體延續同比下降走勢,但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後出口呈現逐月回穩勢頭。同時,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回升,表示二季度我國出口有望逐步回穩。

  李健也指出,當前國家出臺的穩外貿政策如加快自貿區網路建設、促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支援跨境電商發展等著眼長遠,對於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也在逐步發揮作用。下一步還需落實好這些政策,推動貿易便利化,清理不合理收費及加大對出口融資的支援力度,實實在在降低企業負擔,加快外貿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