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媒:指責中國民族主義是偏見 過於簡單化

  • 發佈時間:2016-04-13 09:2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金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4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在南海“強硬”全因民族主義?

  最近,筆者參加了一些討論會,發現“民族主義”一再被提及,用來描述中國針對與鄰國領土爭端的政策。而且,國際媒體報道中國對東海和南海爭端的態度時,這個詞也時常出現,意思是“民族主義”在中國對當前地區海上爭端政策中不必要地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但果真如此嗎?

  僅以“民族主義”來描述中國的立場,是對中國的戰略、政策和行為的過於簡單化。這些批評還有一個壞習慣,即不討論一般意義上的民族主義,總是暗指中國與別國存在分歧,從而證實其抱有“狹隘民族主義”,甚至“擴張主義”。這些誤解——認為中國所作所為只受民族主義驅使,中國民族主義迥異於越南或菲律賓的類似傾向——只會加劇形勢的複雜性。

  在涉及領土爭端時,各國行為或多或少都會顯得“自信”或“強硬”,無論它們是否是民族主義者。在南海,其他聲索國違反承諾,逐漸佔領大多數島礁,“單方面”改變現狀,這才引起中國現在的種種反應。然而,對中國的指責成為主流,或許僅僅因為中國是中國而已。

  維護主權與利用領土爭端作為擴張藉口,顯然是不同的。中國雖然常被指是後者,但讓人覺得相對克制(並且因而較少民族主義)的理由也是明顯的。縱觀東西方歷史,極端民族主義國家與鄰國爆發戰爭,往往會有兩個驅動因素:一是國家實力提升,二是集體認同出現。1894-1895年第一次中日戰爭即是如此。東亞近代史上,中國才是鄰國極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受害者。

  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和國家自豪感均快速上升。中國與鄰國海上爭端曠日持久,一些人據此認為歷史將重演:一個“民族主義的”中國將走向擴張。這是對中國和平崛起堅定意圖的誤解,或者“偏見”。這種觀點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即中國總是提出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爭端,而其他國家的回應是“逐步佔領”。所以誰才是真正在搞“擴張主義”?

  總而言之,中國的“強硬”與“民族主義”沒有直接關聯。指責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搞“民族主義”,或許是“按塊頭大小評判”,這無助於緩和緊張。(作者金凱,陳俊安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