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向亞洲各國展示存在感 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6-04-11 09:40: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安倍表態翌日,廣島格蘭王子大酒店,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舉起酒杯,歡迎與會G7各國外長(日媒稱,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因飛機引擎故障推遲一天到會),作為今年5月G7伊勢志摩峰會前站的G7外長會就此開幕。(上接第一版)日本共同社10日詳細報道了安倍政府對於此次會議的諸多心願,其中的核心是要將朝鮮與中國的軍事動向變成會議主要議題,喚起歐美國家對東亞局勢的關注,並向亞洲各國展示“日本的存在感”。共同社稱,反恐、歐洲難民、核裁軍與核不擴散是此次G7外長會的主要議題,11日各國外長將發表主席聲明以及呼籲全球領導人訪問核爆地點的《廣島宣言》,為此還特意安排G7外長11日參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並向核爆紀念碑獻花。日方還希望會議可以提出一份對南海問題表示強烈關注的特別文件,旨在為確立海上“法治”加強G7團結,並“首次對中國在南海推進軍事基地化表示關切和反對”。

  “我們依然可以建設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9日,CNN網站登出岸田文雄以此為題的署名文章,並稱其觀點僅代表岸田個人。他在文中先是表達自己家鄉廣島人民對無核武世界的渴望,接著話鋒轉向朝鮮,呼籲G7外長會可以從廣島向朝鮮發出強烈信號。文章最後他又稱,今年G7峰會時隔八年重返亞洲,而亞洲目前另一個需要G7作出堅定回應的議題是包括南海在內的海洋安全問題,並不點名批評中國試圖用武力改變現狀,呼籲G7外長團結維護海空航行自由。共同社稱,岸田9日和10日分別會見加拿大和義大利外長,與兩國共用“危機意識”。共同社稱,日本政府內部許多意見認為,“只要是共用自由與民主價值觀的G7一員,中國就算再強大也不會動搖日本作為亞洲優等生的地位”。在岸田眼中,G7外長會是良機,希望能夠喚起歐美國家對中朝兩國的關注。

  “在這樣一個場合,我希望可以為和平和實現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發出強烈信號”,10日,當岸田文雄在G7外長會的歡迎儀式上大聲疾呼時,在中方專家眼中,他和安倍政府卻顯得有些“小心眼”。多年報道日本事務的資深記者陳言對《環球時報》説,安倍政府的“小心眼”在於希望借外長會把南海問題國際化。而在核問題上,日本民眾當然對核武器削減期待很大,但日本政府的做法卻是另一回事。首先在3月18日日本參議院會議上,負責解釋國家法律的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稱“日本憲法並未禁止使用任何種類的核武器”,等於為日本今後製造核武器留了餘地,況且日本在國內外存有48噸钚,令人擔心日本此舉是為今後製造核武器做準備。

  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高海寬10日對《環球時報》説,西方主要國家當下關切的是敘利亞難民、恐怖主義襲擊等問題,而日本要他們像自己一樣關心朝鮮和南海,明天就知道G7其他成員是否配合“東京的小心眼”了。

  共同社10日稱,與日本距離遙遠的G7其他成員國關心如何應對“伊斯蘭國”遠大於關心東亞。外長會議主席聲明主要內容估計也是針對歐洲恐怖襲擊頻發,反恐無疑也會是5月伊勢志摩峰會主要議題。會議能否按照日本的想法開仍是未知數。另據中國外交部網站資訊,中國外長王毅8日會見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時表示,希望英國在南海問題上不選邊站隊,G7外長會也不應炒作南海問題。王毅9日會見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時説,有些國家把歷史遺留問題甚至領土爭端和主權爭議的具體問題帶進G7會議,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影響地區局勢穩定,顯然是不可取的。

  【環球時報駐朝鮮、南韓、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周之然 王偉 李珍 藍雅歌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劉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