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快遞電動車擬減速 時速禁超15公里

  • 發佈時間:2016-04-13 07:33: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後可能不是什麼車都能送快遞了,而必須是:最高時速不大於15公里,整車品質小于200公斤,且一次充電後,續航里程不小于60公里。近日,國家郵政管理局發佈國家強制性標準《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

  這是我國出臺的首份專門針對快遞行業車輛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根據這個標準,某快遞公司負責人説,這樣的速度堪比自行車,影響配送時效。而且公司400輛快遞車至少在續航能力方面都不達標。另一家規模較大的快遞公司負責人説,按照這個標準,公司1000多輛快遞車,沒一個能達標。

  北京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副院長王耀球則表示,規範標準有助於規範快遞車,減少其違規操作,並減少由快遞三輪車引發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焦點1

  最高時速不能超過15公里

  企業:速度堪比自行車,運送快遞無法保證“準點準時”

  意見稿對最高車速、整車品質等技術指標做出了細化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稿規定,快遞三輪車最高車速不應大於15公里/小時。同時規定,快遞車啟動時不應加速過快,4秒內起步加速應不大於5公里/小時。

  某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反映,這樣的速度堪比自行車,影響配送時效。他説,目前,快遞車時速約30公里,標準中的最高車速下降一半。

  對於限速規定,標準起草組解釋,快遞三輪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又帶有一定重量的廂體,車速過快不僅對其他車輛造成潛在威脅,也會給快遞員的自身安全以及快件安全帶來隱患。

  此外,起草組認為,考慮到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安全,尤其在居民小區等人員密集地方,快遞三輪車啟動時不應加速過快。

  但這樣的速度是否能滿足快遞企業的需求?上述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速度能保證安全,但運送快遞卻很難保證“準點準時”。原本半小時的送貨時間,可能被延長至1個小時。“對運送冷鏈産品影響更大”,他説,“冷鏈商品需在中午前送出去,如果太晚,再好的冷鏈措施也無法滿足需求”。

  相關專家認為,限速是各方面博弈的結果,但目前,路面的電動三輪車速度大多高於這個速度。

  王耀球認為,快遞車需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如果時速超過15公里,可能對行人等造成傷害。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永驛物聯智庫負責人邵鐘林認為,需考慮道路的承受能力,也需滿足快遞運送的要求。

  焦點2

  裝載量下降 成本增長近一倍

  起草組:車廂成本增加近800元,電池成本增加2000多元

  除限速,意見稿對快遞車整車品質、最大載重量及蓄電能力也做出規定。根據規定,快遞車的整車品質小于200公斤,最大裝載品質不大於180公斤。

  記者注意到,相比2014年出臺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行業標準,整車品質下降了三分之一,由原來不大於300公斤降低為小于200公斤。

  起草組解釋,最大程度降低快遞三輪車的自重,可以降低安全風險。180公斤的最大裝載重量,是依據快件實際裝載品質。

  起草組認為,快遞企業日均投遞重量一般在300-360公斤之間,按每天投遞兩個頻次計算,每次送貨重達150-180公斤。如遇週末及促銷活動,貨物重量有所提升。

  某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運送快遞的裝貨量多在100公斤,大或重的東西會選擇機動車,整車品質也滿足條件。但並非每輛快遞車均符合標準。

  起草組表示,整車品質下降意味著廂體需採用品質較輕的新材料,如鋁合金,成本增加近800元。上述負責人表示,廂體成本還可以接受,但更換蓄電池的價錢略高。根據規定,快遞三輪車一次充電後,續駛里程應不小于60km。

  該快遞企業負責人表示,現有快遞車充電後,一般能行駛20-30公里,60公里相當兩塊電池的續航能力,“電池一般能用半年到10個月”。

  起草組認為,在用快遞三輪車的蓄電池一般採用鉛酸電池,使用壽命短,價格較低。滿足要求的話,建議採用鋰電池或光伏電池,價格提高2000多元。

  上述負責人直呼這樣的投入成本太高。他説,現有快遞車成本約2800元,換成鋰電池,整車成本增長近一倍。“按照現有4000台快遞電動車計算,需要再投入約800萬”。

  ■ 釋疑

  統一標準是否意味著不禁行?

  專家:符合國標的快遞車,政府應給予通行條件

  此次即將出臺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強制性標準,是否意味著,快遞車輛將擺脫尷尬的限行束縛?

  對此,王耀球認為,目前,快遞電動三輪車仍是法律及規範制度的管理盲區,需平衡城市交通管理與快遞行業本身的發展。

  國標出臺後,邵鐘林也認為,快遞車將具合法身份,但當地政府也需給予一定的通行條件。他説,“合法性會提高,但可能仍要符合某些城市的禁行規定”。

  對於深圳等地嚴格的限制,他認為,對於符合國標的快遞車輛,政府應給予一定的通行條件。

  某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快遞車無統一標準,生産廠家魚龍混雜。我們也希望早日出臺統一規範,“不用被扣、被抓”,能夠合法上路。

   ■ 連結

  紹興已推行快遞車“持證上路”

  4月8日,浙江省紹興市一環內,60輛具有“合法身份”的電動快遞三輪車開始工作。此前,一環內為該市電動三輪車禁行區。昨日,紹興市郵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城區將配備500輛“合法”電動快遞三輪車。

  據了解,今年2月,紹興市郵管局聯合多部門印發《紹興市快遞配送車輛管理辦法(暫行)》,明確三輪車的尺寸、最高速度等規定,並對快遞三輪車統一編號發放“快遞配送證”。

  未來,紹興市區一環內將有170輛“合法”電動快遞三輪車。紹興市郵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170輛車的配額由多個部門共同商討,將統一分配給不同快遞公司。他説,將限定快遞車的工作範圍,170輛車可在一環通行,但另300余輛則禁止進入一環。“快遞車的數量主要根據城市的容量進行分配”。

  更換新車的費用由誰負擔?上述負責人介紹,新車的費用由企業負擔,一輛車大概需要4000多元。記者計算,如果按照更換500輛新快遞車計算,紹興的快遞企業共需負擔200萬元。

  而北京某大型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目前共有約千輛快遞車,如果按照新國標規定,沒有一輛車合格。如果要更新車輛,按起草組預估,光電池價格就要提高2000多元/輛。記者據此計算,光這筆費用,該公司就需要投入200萬元,相當於紹興市更新快遞車輛的整體投入。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信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