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截癱患者雇兇殺己,心理干預去哪兒了

  • 發佈時間:2016-04-12 01:54:4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點

  對於這樣的病人,除了基本的生活護理,更重要的是心理照顧。在心理醫生短缺的我國,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據新京報報道,一位除了雙臂和脖子以上可以活動的高位截癱病人,在病床上躺了4年之後,不堪生活的艱難,拿出所有的積蓄,通過網路雇傭了一名殺手來殺死自己,結果在被捅十幾刀後,並未如願,呼救後被救起,如今成了植物人。

  對於這名當事人的選擇,很多人用愚蠢或者荒唐來加以註釋。因為身殘不是問題,志堅才是根本。所以,如果能有一些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能夠將不幸轉化為奮鬥的動力,高位截癱根本不應該是尋死的理由,雇兇殺己的這樣的荒誕事件也不會發生。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高位截癱者都是張海迪。一個截癱患者的生活很容易變得毫無尊嚴,因為他們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接受別人的“擺弄”,自己的身體也毫無隱私可言。而不能活動的身體,隨時可能散發各種惡臭,由於不能參加正常的社交活動,這樣的病人可能沒有知心朋友,鮮有機會享受個人愛好,甚至還遭受某種歧視。

  從救治角度上説,對於這樣的病人,除了基本的生活護理,更重要的是心理干預。在美國等心理醫學比較發達的國家,對於遭受意外的患者,一般會非常關注他們的心理疏導,在他們煩悶的時候,為他們催眠平復心情,在他們悲觀的時候,指導他們調整心情。幫助他們重新面對人生,獲得生活勇氣,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但是,從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雇兇殺己的當事人,在截癱的4年中,雖然一直有人為他做生活護理,但心理上的關懷卻始終欠缺,他能在陪護的注視下,安然完成了雇兇的過程,就能看出,陪護他的人,于他不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此外,很多人忽視心理治療,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為數不小的治療費用。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提議將心理治療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面對心理疾病日益普遍,相關醫保配套措施也應早日提上日程。

  雇兇殺己説到底,是這些遭遇不幸者內心缺乏陽光照耀而演化出來的極端案例。在心理醫生短缺的我國,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他們定期組織心理講座,在一定的範圍內,組織截癱病人派對交流,或者由青年志願者帶領他們到野外踏青,幫助他們逐漸走出心靈的荒島,這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對於這些傷殘患者應有的給予。

  □鄭山海(醫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