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醫保病人兩月轉4次院 新規或減少醫院"趕人"現象

  • 發佈時間:2016-01-08 09:23:4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何穎思  責任編輯:吳起龍

人社部門透露今年醫保與醫院結算採用新方法

  有望減少醫院“趕病人”現象

  近日一篇《醫生為什麼趕你出院 因為你是醫保病人》的文章又把“趕病人”現象推上風口。“趕病人”情況存在多年,為何一直未能根治?昨日,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醫保與醫院結算採用新的結算方法,以減少醫院推諉病人的情況。

  “趕病人”成多年痼疾

  住院十來天就要轉院,再住十來天,又轉其他醫院,感覺就像醫院的“候鳥”一般,提起住院“勸退”,不少市民都表示有此遭遇。市民陳女士的爸爸去年10月由於心跳停跳入院,經搶救後至今生活未能自理,每天都要打點滴吃藥,可住院2個月以來,已經轉院4次。“住10天左右,醫保費用到1萬元就被要求轉院。”陳女士説,她爸爸就在越秀區的幾家醫院裏輪流轉,本來生病已經夠辛苦,還要這樣折騰。

  “趕病人”也好、“勸退病人”也好,類似報道不時見諸報端,持續多年。早在2003年,本報就曾報道,若個別醫保定點醫院因醫療費用超過平均定額而趕參保病人出院,參保人可以投訴。10年後的2013年,廣州舉行的羊城論壇上仍有市民提出住院到一定額度就被“趕出院”的問題。

  並未針對病人個體作限制

  “趕病人的原因很多。”市人社局醫保處負責人昨日對記者表示,醫保費用管理是要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增長,若醫療費用花多少就報銷多少,會導致醫保支出上漲無度。雖然醫保管理部門在與醫院結算時確定了年度總額控制指標,但並沒有針對每個病人做出限制,不會限制住院天數和醫療費用。反而是在醫院績效管理上,有平均住院日的指標。

  該負責人表示,也有部分參保人明明達到出院標準卻不願意出院,認為病要完全好了才能出院,這與醫療的判斷有不一致的地方。

  有醫療人士認為,平均住院日等並非硬性指標。不願署名的心血管專家認為,病人成為醫院之間的候鳥,主要問題在於醫保結算政策不夠彈性。

  有醫療人士指出,一些需要長期住院的病人(比如中風),如果在社區有比較完善的康復機構,是不必要待在三甲醫院的。但由於現在社區醫院的水準與三甲醫院相差甚遠,中風病人又往往是老年人,基礎病變比較多,家人寧願病人待在三甲醫院,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虛耗。

  新辦法引入“人次人頭比”

  醫保處負責人介紹,2014年廣州出臺了新修訂的《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醫療費用結算辦法》,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三年一簽,今年將簽訂新的協議,因此今年醫保與醫院結算採用新的結算方法,有望減少醫院推諉病人、分解住院等不合理做法。

  舊辦法中,醫保局跟定點醫院的住院費用清算是按照“定額標準”與“住院人次”的乘積確定的,超過標準115%以上費用不補;新辦法則允許定額標準有合理增長,還引入了“人次人頭比”指標,來避免分解住院。據介紹,所謂人次人頭比,就是住院人次與住院人數的比例,也即平均每個病人的住院次數。如果醫院不合理地分解住院、同一病人同一次生病重復住院,人次人頭比指標就會升高,年終考核值就會升高,最終導致超標。

  重病費用高另有結算辦法

  有醫院擔心,危重病費用很高、病人較多導致超標,對此醫保處負責人表示,結算辦法已有考慮。住院醫療費用超過普通疾病平均費用定額4倍的病例,界定為“大額病例”,將會由醫療專家進行集體評審打分,超過4倍部分的費用,按平均得分作為對應的百分比支付,比如評分是100的,醫保就會100%支付,評分是90的,就按照90%支付。

  此外,不論有沒有醫保,“趕病人”出院都是違規的,接下來管理部門將會檢查查處不合理分解住院、趕病人出院等違規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