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長仍具韌性

  • 發佈時間:2016-04-12 00:29: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銀行4月11日發佈《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稱,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仍具韌性,預計2016~2018年僅溫和放緩。

  世行這份報告審視了在全球經濟面臨重大挑戰大背景下該地區的增長前景,這些挑戰包括高收入國家增速緩慢,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全面放緩,全球貿易疲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

  報告預計,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2016年增長預計將從2015年的6.5%放緩至6.3%,2017年至2018年增長將放緩至6.2%。這一預測顯現出中國經濟轉型的影響。報告對中國2016年和2017年增長預期分別為6.7%和6.5%,僅略低於2015年實際增速6.9%。

  報告稱,中國之外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其他發展中國家2015年經濟實際增長為4.7%,預計2016年將小幅回升至4.8%,2017年至2018年將回升至4.9%。

  各國的增長前景呈現差異化,取決於他們與高收入經濟體和中國的貿易和金融關係以及對大宗商品的依賴程度。菲律賓和越南的增長前景最佳,預計2016年增速均可超過6%。印度尼西亞2016年經濟增速有望達5.1%,2017年預計為5.3%。而一些小型經濟體如寮國、蒙古國等將會繼續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外部需求趨弱的影響。柬埔寨2016年至2018年增速預計略低於7%,反映出農業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服裝出口受限和旅遊業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太平洋島國則有可能保持溫和增長。

  不過,新任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指出,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將繼續強勁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這個地區2015年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幾乎達到40%,是所有其他發展中國家貢獻總和的兩倍以上。

  他同時提醒説,這個地區得益於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為增加國內收入所做的努力。但要想在極具挑戰性的全球環境中保持增長,就需要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

  上述報告指出,東亞太平洋發展中國家必須繼續將貨幣和財政政策放在優先位置以減少脆弱性和加強信用度,同時深化結構性改革。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蘇迪爾·謝蒂表示,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面臨著風險上升、宏觀經濟政策迴旋餘地減少的挑戰。

  報告分析説,全球經濟增速低於預期可能導致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國需求疲軟和增速降低,對於商品出口國而言風險更大。報告要求密切監測經濟脆弱性,特別是由於高債務水準、物價通縮、中國增速放慢以及其他一些大型經濟體企業和居民債務高企所造成的脆弱性。此外,該地區還須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準備,太平洋島國面臨巨大的災害風險。

  報告建議,從地區整體而言,採取審慎的財政政策以防範未來的外部衝擊日益成為當務之急,這對那些通過增加公共或私營部門借債維持增長的經濟體或那些外部需求主要靠大宗商品漲價支撐的經濟體尤為重要。

  從更長遠來看,報告呼籲各國政府提高透明度和強化問責制,敦促各國減少區域貿易壁壘,如非關稅措施和規制管理壁壘,也包括服務貿易壁壘。

  對於中國,報告建議加強金融部門的市場紀律,包括採取允許信貸分配進一步市場化、逐步開放國有企業壟斷行業引入競爭、繼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報告還敦促公共支出從基礎設施轉向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和社會救助以及環境保護。

太平洋(60109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