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預計物價上漲空間有限

  • 發佈時間:2016-04-12 00:29: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物價數據延續了自去年年底以來的回暖趨勢。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漲幅繼上月後繼續維持在2%以上;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上漲0.5%,這是自2014年1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同比下降4.3%,降幅繼續收窄。

  專家表示,3月CPI走高的主要原因是豬肉和鮮菜等食品價格強勢上漲;而穩增長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投資回升拉動工業生産,則是帶動PPI回暖的主要原因。目前,CPI環比漲幅由正轉負,通脹的壓力已經有所減輕,預計未來物價上漲空間有限,貨幣政策將保持基本穩定,降息的可能性較低。

  現狀 肉菜雙漲帶動CPI留在“2時代”

  一般來説,春節過後,蔬菜特別是豬肉價格本應步入回落通道,但今年物價卻似乎“熱情高漲”,“姜你軍”“蒜你狠”“向前蔥”重出“江湖”。對此,多位專家表示,3月CPI上漲主要歸因于食品價格的推動。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從同比看,3月份CPI同比漲幅與上月相同,部分分類漲幅較高。前期全國低溫寒潮影響了鮮菜的生長,與去年3月相比市場供應相對不足,鮮菜價格同比上漲較多,漲幅達35.8%,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由於前期豬肉價格長時間低迷,養豬場戶積極性受挫,導致生豬存欄下降,生豬産能處於近年低位,市場供應偏緊,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8.4%,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認為,近期物價上行主要來自食品價格上漲。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豬肉、鮮菜同比漲幅顯著值得關注,目前豬肉市場供需缺口較大,生豬從繁育到育肥出欄還需半年以上,預計豬肉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作。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從豬肉價格的運作週期來看,目前並非處於供求關係非常不平衡的階段,短期供應不足是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蔬菜在短期內供求矛盾也比較突出,而從長期來看,城市周邊地區的土地供給處於偏緊狀況也是一大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價格的強勢上漲引發了市場對於未來物價走高預期。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景彤表示,儘管3月CPI同比漲幅與2月持平,但環比漲幅由正轉負,表明物價上漲壓力有所減輕。實際上,不論是2月的漲還是3月的跌,原因都是季節性的。3月環比下跌,一是由於春節結束後蔬菜等食品價格漲幅顯著回落;二是因為春節假日影響消退,機票和旅行社等服務價格下降;三是節後務工人員返回城市,部分服務價格漲幅回落。

  亮點 穩增長髮力PPI環比由降轉升

  3月,PPI數據明顯回暖,環比由降轉升,比上月上漲0.5%,是2014年1月以來的首次上漲;同比降幅繼續收窄,比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余秋梅表示,3月PPI環比上漲原因,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價格環比分別上漲4.9%和2.3%,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4.4和2.2個百分點;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止跌回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黑色金屬礦採選、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9.9%、3.6%和0.9%;三是石油加工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3.7個百分點。

  對於PPI同比降幅持續收窄,連平也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14年以來大量穩增長項目陸續釋放效力,房地産成交持續活躍推動投資小幅回升,今年初投資增速企穩,新開工和計劃開工投資項目資金同比增長高達41.1%、13.9%,帶動工業産品價格企穩。二是下游需求出現回暖跡象,年初以來鋼材建材價格都有所回升,3月末螺紋鋼、線材、盤螺價格都上升到2400元/噸以上,全國水泥綜合價格指數小幅上漲至78.53點,反映出下游需求得到改善。三是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企穩,輸入性通縮壓力減小。

  對於PPI後期的走勢,溫彬認為,目前PPI走勢好于市場預期,主要是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投資回升拉動工業生産,但由於去産能壓力依然較大,PPI全年仍將處於收縮狀態。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發文稱,經過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部分大宗産品價格已跌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價格水準接近生産經營的盈虧平衡線甚至在平衡線之下,年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對國內市場PPI的衝擊弱于去年。其次,我國採取了一些抑制PPI,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過度下跌的調控措施,比如設置成品油“地板價”;採取兼併重組、破産清算等經濟手段,以及強化環保、品質、能耗、安全等硬約束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引導産能主動退出;用5年時間壓減粗鋼産能1億至1.5億噸,用3至5年時間退出煤炭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這些措施有利於緩解供大於求矛盾,改善市場預期和提升市場信心,有效抑制PPI下降幅度。

  前瞻 未來貨幣政策或保持穩健

  此外,市場普遍認為未來物價上漲的空間比較有限。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告訴記者,從節奏看,3月第四週已經初步顯示出一般物價放緩的態勢,4月這一態勢正在繼續。除豬肉以外蔬菜、水果等價格開始回落。一線房價進一步回調。代表非食品類商品價格的義烏小商品指數4月同比為0.30%,弱于上周值0.38%和3月值0.52%。

  周景彤表示,未來幾個月,需要重點關注:一是“豬週期”的長短。目前,能繁母豬、生豬存欄量均處於歷史較低水準,預示未來幾個月豬肉價格仍會維持高位,估計會延續到今年的國慶、中秋“兩節”前後。此後,豬肉價格很有可能回落。二是居住價格快速上升。近期房價飆升帶動了居住價格走高,再考慮到居住價格在CPI籃子中的權重較高,高房價將會拉升居住價格。三是貨幣因素,即前期貨幣政策積累的後續影響。2015年以來已進行了5次降準、5次降息,貨幣信貸較快增長,M1、M2分別從2015年1月的10.6%、10.8%上升至今年2月的17.4%、13.3%,可能會對未來物價産生一定的壓力。但是,考慮到經濟基本面需求不旺、産能過剩,以及蔬菜價格走低等原因,預計未來物價上漲有限。

  專家預測,近期貨幣政策將保持基本穩定。周景彤説,基於目前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同時考慮到貨幣信貸環境比較寬鬆,所以預期近期貨幣政策將保持基本穩定。一是降息的可能性比較低。當前一年期存款實際利率已經為負,如果利率進一步下調,可能會助推加杠桿和資産價格泡沫化。二是不排除擇機降準的可能性。何時降準、幅度多大,主要是根據經濟增長、物價水準、資本流動、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外匯佔款等多种經濟變數綜合權衡確定。連平也表示,目前不存在明顯的通脹壓力,物價不會對貨幣政策調控帶來明顯的收緊需求。未來貨幣政策仍應根據經濟增長情況實時調控,但需要有前瞻性和預見性,關注CPI和局部資産價格的上漲壓力,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