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打造綠色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 發佈時間:2016-04-11 18:2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昆明4月11日電(記者吉哲鵬)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近年來,地處長江上游的雲南省著力打造綠色屏障,水土涵養工程、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治理等多措並舉,以確保一江清水綿延東流。

  雲南地處長江上游,集通江、達海、沿邊于一體,區位優勢獨特。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是雲南的又一次歷史性重大機遇。

  據介紹,長江經濟帶雲南區域涉及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等州市,流域面積10.95萬平方公里。圍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沿江各州市著力破解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雲南省水富港具有“萬里長江第一港”之稱。截至2015年,水富縣所在的昭通市通過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43平方公里。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全面構建“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境內24條主要河流監測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7.5%,石漠化地表植被覆蓋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5%。

  金沙江流經麗江市651公里。記者從麗江市政府獲悉,麗江以禁止和限制開發區為支撐的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為重點,以玉龍雪山、金沙江、麗江古城為重點的“兩山三湖一江一城”為主體,科學合理佈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已從原來的40.33%提升到66.15%,高出全省平均水準13個百分點。

  從麗江溯江而上便是“亞洲水塔”東南邊緣的迪慶藏族自治州。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縱貫迪慶,是“三江”中上游植被保持較好的水土涵養帶,對長江中下游的環境安全起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1998年以來,迪慶陸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生態環境整治行動”等,修復一度透支的森林資源。記者從迪慶州林業局獲悉,截至去年,迪慶州森林覆蓋率預計達74.9%,林木總蓄積量達2.64億立方米,分別比“十一五”末增加1%和9.5%。

  雲南省林業廳介紹,“十二五”以來,雲南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森林撫育、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效益補償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全省完成森林撫育1048萬畝,實現了石漠化重點地區治理全覆蓋,林業生態總體持續改善,局部地區生態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十三五”期間還將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1278萬畝。

  “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機遇中,雲南將突出在長江上游水功能治理的重要區位,通過退耕還林和石漠化治理,加大天然林保護和防護林建設等,構建綠色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把雲南建設成為絲路之上的綠色明珠和長江上游的綠色水塔。”雲南省林業廳廳長冷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