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初創企業積極投身新興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4-11 05:38: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陶濤和朋友一起創辦的喵星球咖啡店。本報記者 佘 穎攝

  卓義山歸國後創辦了重慶卓識遠見藝術培訓公司,花了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拿到了重慶市第一張“一照一碼”執照。 本報記者 佘 穎攝

  孫龍在安徽省舒城縣開發區建起了“徽網線上電子商務産業園”,以“網上認養”的方式銷售當地的黑豬肉。新華社記者 陶 明攝

  “十二五”期間,我國著力為大眾創業營造寬鬆平等的準入環境,從全面實施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到推進“先照後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有力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新註冊創業企業超過1000萬家,並且超過七成集中在第三産業。新興産業潛力巨大,為經濟新常態下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二五”期間,我國通過推進一系列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活力,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長,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我國在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等領域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激勵廣大群眾投身創業大軍,自主創業企業成為中國經濟最新鮮、最活躍的細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在北京望京合生麒麟社發現了一家新開業的喵星球咖啡店。不同於同行們拿貓做噱頭,這家小店建起了一個餐飲、售貓、飼養的線上線下全産業鏈。“我家的貓都是冠軍貓,每只售價在1萬元以上。”看著記者驚訝的表情,喵星球聯合創始人陶濤笑著解釋:“只要顧客在我家買了一隻貓,就成為了我家的終身客戶。如果這只貓不在了,我們免費再提供一隻同級別的貓。當然,前提是飼料、洗澡、看病等一切跟貓相關的消費都在店裏完成。”

  寵物産業比想像的有“錢途”。“上個週末,因為顧客太多,我們甚至把二樓的座椅都撤了,顧客才有地方站,而且門口還排著長隊。”陶濤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雖然小店開張不到3個月,店裏只有19隻貓,已經有多位投資人想出資讓店主開連鎖店,甚至上新三板

  “十二五”期間,像喵星球這樣的自主創業企業成為中國經濟最新鮮、最活躍的細胞。

  國家工商總局發佈的《“十二五”全國企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時期,受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産能過剩等多方面複雜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與此相應的是,全國實有企業數量和註冊資本增速也由2011年的10.26%和21.20%分別降至2012年的9.06%和14.24%。

  為了穩增長、保就業,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全面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極大降低了企業登記門檻,提高了企業註冊的便利化程度。

  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活力,市場主體呈現爆髮式增長,特別是2015年國家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在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等領域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激勵更多人投身創業大軍。統計顯示,私營企業由2010年底的845.52萬戶增長到2015年底的1908.23萬戶,在企業總量中佔比由74.4%提高到87.3%。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實有企業2185.82萬戶(含分支機構),較2010年底共增長了92.3%。5年中,新註冊的創業企業超過1000萬家。

  第三産業潛力巨大

  資訊科技、文體娛樂等新興産業受到初創企業的青睞,展示出巨大的能量,推動我國産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

  緊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這些初創企業大都集中在第三産業,企業數量佔比由2010年底的69.9%提高到2015年底的74.8%,註冊資本佔比由61.7%提高到71.3%,推動我國産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

  更為可喜的是,現在的初創企業不再滿足於在傳統服務業做個小老闆,而是積極投身新興産業,展示出巨大的能量。

  3月24日,北大創業孵化營第二期畢業夢想秀在方正國際大廈舉行,24支創業團隊中,19個名字裏都有“科技”或者“資訊技術”,沒有把“科技”寫在名字裏的“有愛醫生”“VC watch”“熊孩紙”等也是利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進行的創業項目。據北大孵化器副總經理陳暢介紹,在6個月時間裏孵化營有80%的項目孵化成功,獲社會融資約8000萬元,最高的一筆投資達1200萬元,投給了一個做氣象大數據的項目。

  北大創業孵化營愛科技、愛網際網路+的口味與全國的統計數據基本一致。2015年,我國新登記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企業24萬戶,比去年增長63.9%;新登記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10.4萬戶,增長58.5%;新登記金融業企業7.3萬戶,增長60.7%;新登記教育企業1.4萬戶,增長1倍。

  在整個“十二五”期間,資訊科技、文體娛樂等新興産業一直最為搶眼,企業增速遠超同期其他行業。《“十二五”全國企業發展分析報告》對當前我國企業的現狀進行了象限分析,發現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為代表的新興行業,雖然在全國企業總量中佔比較低,但年均增速均為35%左右,處於較高水準,發展潛力大。

  特別是2015年以來,“網際網路+”上升為國家戰略,資訊技術行業取得飛速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企業數量達到89.47萬戶,同比增長33.2%,註冊資本同比增速達到63.6%。“網際網路+”等新産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新的活力。

  扶持政策還需合力

  初創企業不僅年輕,而且相對弱小,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需要政府為他們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存活率

  前景廣闊的新生企業當下正面臨嚴峻考驗。從時間上看,“十二五”期間登記註冊的企業到今年最大的不過5歲,最小的尚不滿一年,就要跟中國經濟一起經歷風浪。更何況初創企業不僅年輕,而且弱小。去年我國新登記的企業中,96%是小微企業。而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94.2%的企業註冊資本均在2000萬元規模段以下,屬於小微企業。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困境。

  因此,提升小微企業存活率一直是我國“十二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國務院每年均出臺了關於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地方各級財政、工信、科技、商務、工商等部門切實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業務指導與服務,不斷出臺政策措施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為小微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財政部、工商總局等部門還確定了首批15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對每個城市給予6億元至9億元補貼。

  然而,初創企業,尤其是新生小微企業的發展之路依然艱難。2014年企業年報分析表明,初創企業的年報率呈現U型趨勢,成立後3至5年死亡率較高,成立第4年的企業年報率最低,僅為83.2%。

  “當前,行政審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在促進新企業註冊登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如何提高新創企業的存活率還需更加明確的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鵬説,“比如商事制度改革的紅利釋放,僅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一家是不夠的,一些部門的政策銜接依然不到位,一些新增的商事主體有可能成為‘僵屍戶’,甚至成為有照無證的經營戶,這就需要政府各部門的改革最終要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呂鵬認為,建立健全就業創業統計監測體系是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組織保障。“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推動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登記數量和資本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為企業監管帶來了新問題。”呂鵬説,“比如,工商部門難以掌握企業資本金和用工情況變化,公司虛報註冊資本和股東虛假出資、股東抽逃出資的情況無法監測。實行年報制度之後,一些活動異常的企業以及‘一元錢公司’更加難以監管,對就業形勢的判斷也更加困難”。

  我國已明確提出在促進就業創業工作中要做到密切跟蹤一線情況,完善調查統計,充分利用大數據。因此,呂鵬認為除了繼續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建立企業的相關數據庫之外,還應該在稅務、人社、公安以及工會等相關部門的支援與合作下,在被調查的企業內同時進行企業僱員的調查,從而形成一套既有企業主和企業資訊,也有僱員資訊的嵌套數據。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企業運營、就業創業的最真實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