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狂人”馬斯克:我只想把事情搞定

  • 發佈時間:2016-04-11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日前宣佈,到2017年才能投産的純電動車特斯拉Model3,接受預訂才3天,訂單就已達27.6萬輛,總價已超過百億美元。消息一齣,震動整個汽車業。

  談起這一成績,就回避不了一個人——埃隆·馬斯克。對,又是他,特斯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公司雖連年虧損,他卻總是能讓投資人看到希望,並心甘情願繼續投入。他還是製造獵鷹9號火箭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創始人,經受多次發射失敗卻依然執著。

  有人説,主打“平民”價格的Model3,其銷售創造奇跡多虧了馬斯克行銷有方。但單靠開發佈會、講段子,蘋果公司革不了諾基亞的命,馬斯克也掀不翻德美日韓各大車係的巨頭。特斯拉在技術方面,也可圈可點。

  特斯拉公司技術上並非無所不能,它的電動車用的是LG和松下的電池,但電池匹配系統的創新卻是特斯拉一大技術特色。特斯拉在液態鋰離子電芯的配套控制等方面做到大規模整合。在電機大功率和小型化方面做得極為突出,因而大大減少了車重,增加了續航里程。這使其新能源車的總體性價比極為突出。

  一些人雖然讚賞馬斯克對技術的執著,但對馬斯克在航太以及電動車領域不斷“燒錢”感到擔憂,而特斯拉日前集資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建高技術電池廠,更被稱為一次“豪賭”。

  “去他的樂觀悲觀,我只想把事情搞定”,去年美國《連線》雜誌就多次航太發射失敗採訪馬斯克時,他就曾這樣回答。這或許也可解釋為何特斯拉公司仍在虧損,但馬斯克研發電動車勁頭依然十足。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馬斯克在技術上的“異想天開”,總能讓全球屏住呼吸。

  此君興趣頗為廣泛,曾説要在火星退休,正把電動車賣到全球,還希望全球能源靠他的“特斯拉能源墻”拯救。他創立的貝寶公司曾率先改變了全球支付方式以及商業模式;他用特斯拉電動車重新定義了電動車概念;他的太陽城公司創造了全新的太陽能安裝産業模式;他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空前顛覆了航太傳統,揭開了商業航太時代的序幕……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網際網路裏用的,20多年來,似乎他都找到了商業和技術上的可行辦法,因而被媒體譽為喬布斯之後矽谷的新偶像。

  為何總是馬斯克在各類突破裏拔得頭籌?

  周圍的人評價馬斯克時説,他對這個世界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保持深深的、強烈的好奇心,因而鼓動所有人拼命工作,並且他敢於在別人不敢涉獵的領域冒險。而過程中的失敗是家常便飯,但他初心不改。

  “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只要有10%的成功率就去做”,2015博鰲亞洲論壇早餐會上,馬斯克曾這樣説道。

  用狂想式的預見性來説服投資人,用執著和任性對待每次的失敗,而對技術細節的苛刻,保證了産品的優秀,這或許就是馬斯克的三板斧。

  極度的成功也源自極端的個性,馬斯克前妻賈斯汀對他的評價倒是入木三分:“極度的成功和你所認為的‘成功’有所不同。這類人往往與社會格格不入,曾被迫以一種特別具有挑戰性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她接著説,“其他人會認為他們有些發瘋了。”

  馬斯克“發瘋”了嗎?他的大膽、執著、對細節的苛刻,讓人驚訝。而他的“狂想”還有許多:電動飛機、四千顆衛星聯網、超高速火車……任何一個“狂想”如果成功,都足以震撼世界。

  請不要嘲笑狂想,上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個會上,一個專家向與會代表介紹網際網路概念時,還被嘲笑為異想天開。喬布斯推出iPhone手機之初,還被稱為必死無疑。可後來,大家都看到了。未來技術不一定都必然由狂想引領,但非常需要幾個不怕失敗的“狂人”。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