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洲養老金關注中國 荷蘭APG把脈中國投資機會

  • 發佈時間:2016-04-08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趙學毅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自5月1日起執行,最高6000億元的養老金入市指日可待。其實,不僅僅是我國的養老金,國外養老金也對中國市場非常感興趣,其中,歐洲最大的養老金資産管理公司荷蘭APG資産明確表示,中國的固定收益和股票市場都很有吸引力,將會考慮投資中國市場。

  荷蘭APG資産首席執行官Eduardvan Gelderen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越來越大,重要性越來越強,雖然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要投資哪一類資産,但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和股票都是比較重要的,今後或許先投資債券,然後再投資A股。

  投資中國有三個考慮

  中國市場對國外養老金的吸引力在哪?是什麼原因讓荷蘭APG資産選擇了中國市場?

  “我們注意到中國正對養老金制度進行改革,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步開放,相信會産生更多投資機會,且有很多有吸引力的標的,我們有興趣能參與到中國的發展。”Gelderen對記者表示,荷蘭的養老金體系有很長的歷史,非常願意和中國養老金分享管理經驗,中國市場越來越大,重要性越來越強。選擇中國進行投資主要有三大考慮:

  首先,歐洲的利率水準太低使得中國市場更具有吸引力,中國債券市場目前的基礎回報率已經基本能夠滿足荷蘭養老金的收益率要求。其次,中國市場足夠大,中國債券市場和股市都已經成為了全球投資機構不能忽視的大市場,全球化資産配置需要投資中國。再次,目前中國市場股市和債市的投資,與荷蘭養老金主要投資組合的相關度很低,配置中國市場可以起到比較好的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作為歐洲最大的養老金資産管理公司,荷蘭APG資産為環衛、教育、公務、建築、醫療、能源和房地産等不同行業提供養老金服務,在荷蘭佔有40%的市場份額。截至目前,APG資産管理約450萬荷蘭公民的養老金資産,其管理規模約為4240億歐元(約3萬億人民幣),在荷蘭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有一個接受APG的服務。

  投資中國或先債後股

  如果投資中國市場,APG資産會對哪一類資産類特別感興趣?投資過程會面臨什麼風險?又有何種措施來防範和控制風險呢?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Gelderen未做遲疑,似乎早已了然于胸。

  “我們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要投資哪一類資産,中國固定收益市場和股票都是比較重要的。不過,我們在早期會投資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産品,隨著股票市場進一步開放將考慮投資A股。中國股市的投資也會帶來長期更高的風險溢價,例如此前APG已經投資80億歐元的B股市場。由於APG資産本身體量較大,我們不會投資某一類公募基金。另外,我們還看好另類投資,房地産、交通運輸設備等基礎設施投資。中國經濟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基礎設施方面具有一定的長期投資機會。”Gelderen表示。

  在風險控制方面,Gelderen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債券市場的投資收益率目前很理想,但需要控制住匯率風險,在投資過程中進行對衝來控制匯率的風險;“養老金的投資重要的是保住本金,投資中關注的是長期投資的收益率預期和風險,而不是短期表現,不會對某一天的波動進行控制。”Gelderen進一步表示,“當然,我們也很關注向下折損的風險以及信用違約風險。”

  APG年化收益率不低於7.5%

  當《證券日報》記者問及投資中國的預期收益到底有多大時,Gelderen表示,“從以往幾十年管理經驗來看,考慮養老金資産負債表的平衡管理,再考慮通脹率水準,資産收益率要達到7%才能使收支平衡。APG的年化收益率在7.5%到7.6%,能夠滿足該要求。從歐洲目前情況來看,低通脹和低利率環境下,養老金資産負債的平衡需要年化5%的收益率。”

  Gelderen表示,荷蘭養老金和APG的優勢較為明顯,一是荷蘭養老金存在時間長,有幾十年的歷史經驗,在歐洲屬於較完善的養老金體系;二是荷蘭養老金的支出計算很複雜,需要涉及非常多的因素,APG資産有幾十年的管理經驗;三是APG資産對養老金規劃、個人風險評估體系、投資産品選擇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建議。

  不過,荷蘭在面臨老齡化的挑戰,目前是2.5:1的供養水準(即2.5個勞動者供養1個退休人員,而4:1的供養水準比較理想),未來供養比例預期還將繼續下降,將會達到1:1,這會使整個國家養老成本太高。

  顯然,歐洲的低利率低通脹的經濟環境(甚至最近一年債券負利率),難以滿足養老金的投資回報需求,這促使APG資産必須走出來,加大在新興市場的股市、債市投資,尤其是走進中國尋找更高收益的資産標的。

  在採訪即將結束時,Gelderen向《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的幾點期望:一是希望資訊更加透明,尤其是公司的重大資訊披露須透明;二是交易渠道能更廣泛地拓展,比如儘量減少滬港通的交易限制,儘量放寬額度限制;三是希望市場能進一步開放,增強市場流動性;四是希望中國資本市場的價格能反應其背後資産的真實價值,提高價格的可信度;五是希望投資者的權益能在法律上有很好隔離或保護,法律進一步健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