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務部農業部:豬肉高價還將維持一段時間

  • 發佈時間:2016-04-08 07:2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如今又輪到豬肉了。來自北京新發地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豬肉批發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60.63%;另有數據顯示,3月份最後一週,全國豬肉價格每公斤29.67元,已突破2011年6月的歷史最高點。

  面對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昨天,商務部、農業部發言每人平均表示,今年生豬價格將保持高位運作,高價位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市場表現

  豬肉帶動京醬肉絲漲價

  “這豬肉確實吃不起了”,家住十八里店附近的張女士向記者抱怨説,2015年春節後,她在大洋路批發市場買肉,後腿肉也就八九元一斤,排骨大概每斤十二三元,可是現在批發市場後腿肉都賣到13元一斤了,小超市最起碼是15元,而排骨更是賣到了18元以上。

  其實不光是在北京,全國豬肉價格都在漲,有些地區甚至漲勢更兇猛。

  剛剛從安徽到北京探親的呂阿姨告訴記者,他們老家是全國貧困縣,但是即便如此,豬肉價格也比去年漲了很多。過年期間呂阿姨買一個整豬腿肉,每斤達到15元。“排骨在我們老家都賣到22元一斤了”,呂阿姨説,沒想到北京的豬肉價格比他們老家還要便宜點。

  “豬肉等菜價飛漲,工資卻不見漲,我都想回老家了,最起碼不用花錢租房了”,在北京一家汽車4S店做服務員的金女士抱怨,單位管中飯,去年每週還有雞腿或者豬肉什麼的,現在基本上兩周才能看到雞腿了。

  消費者王小姐也很鬱悶,“一些餐館裏的京醬肉絲也漲價了,紅燒排骨感覺量比平時少了很多”。

  上月末豬價同比漲近六成

  新發地最新發佈的3月份白條豬批發數據顯示,3月1日,白條豬批發平均價是11.28元/斤,3月31日價格是12.35元/斤,月末比月初上漲9.49%。月末的價格比去年同期的7.73元/斤上漲59.77%。

  2016年3月份,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的加權平均價是11.71元/斤,比2015年同期的7.29元/斤上漲60.63%;比2014年同期的6.57元/斤上漲78.23%;比2013年同期的7.62元/斤上漲53.67%;比2012年同期的8.89元/斤上漲31.72%。

  根據新發地現有的數據來看,2016年3月份白條豬的整體價格是2009年以來歷年同期的最高點,相比2011年8月出現的歷史最高點11.34元/斤也超出3.26%,創下新高。

  □官方反應

  發改委:發佈豬價黃色預警

  豬肉價格的上漲已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

  3月19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生豬價格黃色預警:截至3月9日,全國生豬平均出廠價格為每公斤18.62元,同比上漲52.8%;豬糧比價為9.13:1,已進入黃色預警區域。9.13:1,已經遠遠高於6:1的盈虧平衡點。

  豬糧比,通俗説就是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比值。按照我國相關規定,生豬價格和玉米價格比值在6:1,生豬養殖基本處於盈虧平衡點。豬糧比越高,説明養殖利潤越好,反之則越差。兩者比值過大或過小都不正常。

  發改委表示,豬糧比價處於較高水準,可能會引起養殖戶過度補欄,導致生豬産能過度擴張,使生豬價格很快進入下跌通道。因此,建議生豬養殖場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

  商務部:漲價是市場自身修復行為

  就豬肉價格暴漲的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天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預計2016年全年生豬價格將保持高位運作,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沈丹陽表示,經歷近兩年半的下跌週期後,近一年來豬肉價格總體呈震蕩上行走勢。據監測,上周(3月28日-4月3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5.34元,比前一週上漲0.4%,創下2011年10月末以來新高。

  “本輪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生豬供給減少,而供給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前期生豬養殖長期虧損,因此此次價格上漲也可以看作是生豬市場一種自身修復行為”,沈丹陽表示,隨著養豬預期效益變好,養殖戶擴欄補欄,後期生豬出欄逐步增加,市場供應將趨於平衡。預計2016年全年生豬價格將保持高位運作,但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需要説明的是,當前生豬出欄價格尚未突破歷史高點,”沈丹陽特別指出,“從我們掌握的數據看,上輪週期的生豬出欄價格高點出現在2011年9月7日,為20.21元/公斤,比今年3月份價格高點高6.8%。儘管如此,對豬肉價格的上漲必須高度重視。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測力度,及時發佈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資訊,引導養殖、加工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補欄,保障市場供應。”

  農業部:肉價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葉貞琴昨天就豬肉價格問題進行回應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總的看,是前三年價格長期低迷的反彈,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因為養殖效益較好,規模場戶補欄積極性開始恢復,有利於增加後期豬肉供應,不會出現脫銷斷檔。

  葉貞琴表示,豬肉價格在高位運作,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但伴隨著生豬出欄的逐步增加,豬肉價也將逐步企穩,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文靜)

  □企業動向

  豬價上漲時投鉅資養豬

  在豬價大幅上漲之際,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新希望六和集團今年2月宣佈轉型,要從一家飼料企業轉型養豬企業,斥資88億元養豬,用3到5年時間,以“公司+家庭農場”等方式飼養1000萬頭生豬,通過“技術託管和技術服務”形式覆蓋2000萬頭生豬。

  新希望六和集團董事長劉暢曾表示,中國飼料産業産能嚴重過剩,利用率不到40%,新希望算是高的,也不過50%。

  “新希望此時決定養豬肯定是一件好事”,另一家屠宰加工上市企業負責人表示,儘管養殖業一定是有波動的,但是過去養豬主要靠老百姓和小企業散戶養殖,他們抗風險能力低,如今養豬門檻提高,必須有資金實力、有技術的大企業進入從而規範行業,而且大企業進入以後,可以建立追溯體系,對消費者最大的益處就是保障食品安全

  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豬價高是因為沒豬,沒有豬飼料當然也賣不出去,而發展養豬,對新希望這樣的企業來説,養豬的同時可以保證飼料業穩步發展。

  再不漲價就有虧損風險

  “豬肉價格上漲對我們深加工企業來説肯定有影響”,一家大型肉製品加工上市公司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上游有自己的養殖戶,原料成本已經上漲了10%以上,而有的小企業原料成本更是漲了30%以上。

  對於商務部官員提及的存欄少、養豬不賺錢虧損導致部分養殖戶退出,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外更深層的原因是養殖門檻變高,由於環保問題,自去年開始,國家對生豬養殖戶做出污水處理的硬性要求,“要求養豬戶配有化糞池處理,不能污染環境,還有煤改氣等等,這些門檻變高投資加大,使得養殖戶成本進一步提高,有些豬場被拆,進一步造成産能不足”。

  “壓力非常大,我們也正在考慮漲價計劃”,一家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再不提價,就面臨虧損的風險。

  □投資建議

  投資養豬及相關股票都需謹慎

  因為豬價的上漲,市場有可能出現一窩蜂養豬的現象,對此,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葉貞琴表示,客觀地説,目前養殖業發展水準總體還不高,生豬養殖戶年平均出欄規模比較小,還有55%的出欄肥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小散戶提供。小規模大群體的生産格局特別容易出現“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況。葉貞琴提醒,目前生豬養殖過熱的跡象已經出現,對於養殖戶來講,要提高風險意識,既要理性補欄,不能盲目擴大産能,也要適時出欄,不要壓欄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政府部門此次公開判斷當前生豬形勢是比較公正客觀的”,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預計豬價高位怎麼也要持續到今年八九月份,屆時可能有回落,但是回落也是短期,最多兩三個月,“因為你再著急,總得先有母豬,再養小豬,週期一年,這是一個生理週期,不可能像工業機器説生産就能生産出來的,因此2016年市場整體是缺豬肉的,消費者也應當正確看待豬價上漲的事。”

  除了投資養豬,也有很多股民將投資目光投向了與豬肉相關的股票。“確實在很多人看來,豬價上漲,無論是養豬的,還是殺豬的,賣疫苗的,反正與豬肉相關的股票都會從中受益,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目前市場上暫時少豬”,馮永輝表示,因此股民投資也需謹慎考慮。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京華時報記者 胡笑紅 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