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風電基地停擺發出的警訊
- 發佈時間:2016-04-07 07:27:00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方面是風電設備停擺,另一方面是高污染高排放項目仍在增加,造成這種背離的深層次原因,是經濟刺激訴求下的無序規劃和擴張,以及能源市場的各自為政。
媒體調查發現,去年甘肅酒泉有接近四成的風力發電設備被限制使用,耗資上千億元打造的全國首個大型風電示範基地,如今大量設備只能在戈壁上曬太陽。昔日“陸上三峽”今成“棄風大省”,這種現象在風電設備裝機量大的內蒙古、新疆、吉林等地也不同程度存在。在大氣治理日益嚴峻、以清潔能源替代火電已是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大量清潔能源卻無法投入正常使用,原因何在?
只有生産規劃沒有用電規劃,只管生産不管市場,是直接原因。按照國家電網的説法,負責新能源規劃審批的國家能源局審批太慢造成新産出風電多數無法駁入遠端電網。國家能源局則認為,風電的發展利用必須立足當地就地消化,否則各地就可能出現盲目上項目、大幹快上的危險,造成嚴重浪費。客觀講,二者的出發點各有道理。在上一輪經濟刺激週期,不少地方投入鉅資打造風電項目,已經造成嚴重的産能過剩。不調控,風電項目資源錯配的情況可能更嚴重,甚至成為政績工程和屯地圈地的幌子,這種情況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
而且,即使審批放寬,風電能否實現遠端落地也存疑。表面看,甘肅等窩電地區的電,輸送到缺電省份就能減少浪費,實現供需平衡。但實際上,這需要大量的特高壓設施建設,誰出這個錢、怎麼分配利益是一大考驗。此外,風電電壓、電能與傳統火電不一致,並網會産生什麼技術故障也待解決。更重要的是,由於煤炭價格滑落谷底,火電相對於風電要便宜很多,缺電省份寧願自己興建煤電項目解決缺電問題,也不願接受外來風電。而在這些煤電項目背後,還有發展地方經濟、解決當地就業等宏觀考量。由此,就出現了甘肅等地風電有價無市、而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大量上煤電項目的現象。
一方面是風電設備停擺,另一方面是高污染高排放項目仍在增加,造成這種背離的深層次原因,是經濟刺激訴求下的無序規劃和擴張,以及能源市場的各自為政。讓使用清潔能源和各方利益協調統一起來,不能再依賴舊的管理方式,而須有所創新。
首先,基於環境治理的重要性,不能再簡單把能源項目當作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而必須站在全局高度規劃能源發展項目,防止新增傳統能源項目繼續擠佔清潔能源的市場空間。
其次,地方治理機制需與環境治理盡可能匹配,建立跨區域的能源建設、利用和分配模式,解決行政區域對環境治理的制約性,在算地方經濟賬時也算算環境治理的大賬。
第三,能源市場需從目前的割據狀態中跳出來,構建全國統一發展的體系,這樣才能全國下一盤棋,而不是亂下棋。
千億風電基地停擺,發出了強烈的警訊:既要發展又要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改變,發展模式不能再原地踏步。
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