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65家公司僵屍化:負債1.6萬億 靠政府補貼續命
- 發佈時間:2016-04-07 07:35: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閻明煒
一邊趴在A股持續融資,一邊每年從政府手中獲得大量的補助。在資本市場大量“抽血”之後,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並沒有好轉,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A股有265家上市公司已經淪為了資本市場上的“僵屍企業”,其負債率高企,存貨金額不斷上升,擠佔了大量金融資源的同時也給金融系統帶來了風險。
“僵屍企業”持續抽血A股
製造過剩産能、佔用信貸資源、累積金融風險,“僵屍企業”已經成為了阻礙行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病毒。而在A股市場,為數不少的“僵屍企業”則通過政府補貼、保殼等種種手段“賴在”A股市場不走,持續享受融資便利。
統計數據顯示,以衡量企業實際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加權平均總股本)為指標計算的話,2012年至2014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已經有265家該指標連續三年為負值。不少上市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該指標繼續為負數。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上述265家上市公司分別合計虧損了453.83億元、220.77億元和420.10億元。而在這份利潤表的背後,其每年發生的非經常性損益給上市公司帶來的收益就分別達到了260.07億元、453.05億元和325.92億元。(非經常性損益是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係的收支;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等方面的原因,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支。)
從負債水準來看,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上述265家上市公司整體資産負債率達到了68.65%,高於A股市場非金融類企業整體資産負債率8個百分點,其期末負債合計則達到了1.61萬億元。值得警惕的是,2014年末,上述265家上市公司僅利息凈支出就達到了446.79億元,較2013年同期的427.01億元繼續增長。對於這些企業來説,只能依靠繼續舉債才能繼續生存。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上述公司的存貨總金額達到了3595億元,較2014年末的3322億元繼續增長。
自2012年以來,上述265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進行了增發募資,合計募集資金達到3281.35億元。其中,增發募集資金超過10億元的就有75家,超過50億元的則有15家,超過100億元的有四家。然而,在資本市場進行了大量的“抽血”之後,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並沒有好轉,甚至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以首鋼股份(4.93, -0.02, -0.40%)為例,2014年,首鋼股份進行了增發募資,合計募集資金99.65億元,但從凈利潤指標來看,2014年,首鋼股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64萬元,2015年前三季度,則虧損了5.67億元。
“僵屍企業”的背後隱藏了銀行不良貸款率快速攀升的隱患。中國銀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四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2744億元,較2014年底大增51.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7%,較2014年底上升0.42個百分點,較2015年三季末上升0.08個百分點,這已經是該數據連續第10個季度環比上升。
政府補貼成保殼救命稻草
每年年末上演的“保殼大戰”,已經成為了A股一道獨特的風景,而對於這些“僵屍”上市公司來説,獲取來自政府的補助成了快捷和有效的辦法。
隨著2015年年報披露高峰期的來臨,眾多面臨退市風險的公司正在絞盡腦汁的進行“保殼大戰”。公開資料顯示,為了避免被退市的命運,目前A股多家ST類公司正在籌劃資産重組。其中,一些瀕臨退市的公司則收到了大額政府補助資金。數據顯示,*ST銀鴿(4.650, -0.14,-2.92%)、*ST天化以及*ST天獅皆在年底獲得了政府補貼,金額分別為3600萬元、766萬元以及3440萬元。
數據顯示,政府補助已經成為了上述265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收益來源。2012年至2014年,上述265家上市公司分別確認政府補助128.37億元、109.08億元和118.89億元,合計高達356.34億元。而僅在2015年上半年,這265家上市公司中就有221家獲得了數額不等的政府補助,合計金額達到了70.18億元。自2012年以來,這265家上市公司已經累計獲得了426.52億元的政府補貼。數據顯示,2014年A股共有1676家上市公司獲得了數額不等的政府補助,合計高達686.24億元。其中,獲得政府補助在1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7家。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稱,A股“僵屍”上市公司主要分佈在鋼鐵、煤炭、水泥等重資産行業,連年虧損且面臨去庫存壓力,維持其正常運作需要很大的現金流,能夠存活至今主要依靠政府之手托住。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現在清理“僵屍企業”,化解産能過剩的任務很重,一些地方政府出於政績觀、社會穩定、稅收等因素考慮,依然進行無依據補貼,阻礙了這些産業清理的過程。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政府之手不退出,“僵屍上市公司”就不能高效退市,這無疑是在誤導投資者,慫恿投機賭博,扭曲股價信號,污染A股市場,並使得股票市場扭曲資源配置功能。
經濟學家林毅夫則判斷,“僵屍企業”不退出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得到了政策性的支援,“一些國有企業雇傭很多人員,如果退出,馬上出現很大的失業潮,就會影響社會的穩定。”這些企業有維持就業的政策性負擔。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對地方GDP、地方稅收以及就業貢獻很大,如果其破産或退出,同樣影響很大。正是出於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補貼或保護”,企業才有了“隱形的擔保”。同理對於銀行來説,這些企業一旦退出,“原來的借款就會變成呆賬壞賬了。”所以在地方政府的隱形擔保下,就會繼續貸款,繼續維持下去。
化解産能過剩將成重點工作
“去産能”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而清理處置“僵屍企業”被看作是“去産能”的“牛鼻子”。種種跡象顯示,對於高層而言,化解過剩産能、清退“僵屍企業”已經成為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3月31日,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健全有利於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的體制機制。制定並實施推動産業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的方案,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完善企業退出機制。3月29日,《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公佈,明確提出要著力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産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援,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品質、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産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有序退出過剩産能。採取兼併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産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採取兼併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産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
中銀國際認為“僵屍企業”有兩種,一種是死而不僵的,即企業已經趨近暫停生産經營活動,但是仍未破産的,另一種是僵而不死的,即企業仍在生産經營,但從盈利上看不産生價值。後一種類型國企較多,分佈的行業有機械、煤炭、基礎化工、交通運輸、汽車、鋼鐵、電力及公共事業、有色金屬、房地産和建築。僵而不死的企業依賴政府和銀行提供的資金維持運轉,對社會資源的佔用明顯且經濟效益差,這類企業的財務特點是負債率較高且持續上升(佔用社會資金)、毛利率和凈利率逐年下降(盈利狀況差)、應收賬款週轉率逐年降低(銷售回款能力差)、現金流持續為負(依賴外部資金支援,還款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