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教師51米國畫繪客家群賢

  • 發佈時間:2016-04-07 07:32:38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麗 通訊員 曾崇州 文/圖)清明節假期裏,在廣東梅縣文體中心舉行的《為客家群賢造像》國畫展吸引了不少觀眾,用畫展作者、深圳橫崗中心學校美術教師李仕明的話説,這場在梅縣舉行的畫展代表著畫作“回娘家”了。

  據了解,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策劃委員會、中共梅州市梅縣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為客家群賢造像》國畫展將於4月8日閉幕。

  李仕明用繪畫的形式詮釋“客家精神”,弘揚客家文化,歷時6年創作完成了國畫長卷《千里關山、風雨他鄉——為客家群賢造像》。長卷長51米、高2米。 長卷共繪製了唐代名相張九齡、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清名將袁崇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新中國元勳朱德、葉劍英、著名學者陳寅恪、著名畫家林風眠、文學家林海音、大數學家丘成桐等52位客家名人。

  據悉,梅州作為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地區,完整地繼承與發揚了客家精神。李仕明所畫的52位客家先賢中,梅州佔了11位。在梅州舉辦客家先賢畫展,對弘揚客家文化,傳承客家精神,具有特殊的意義。國畫展吸引了業內專家到場,與會者一致認為,《為客家群賢造像》對嶺南文化藝術的特色化、人文精神的傳承具有獨特價值。

  李仕明祖籍浙江,生長于江西,曾下鄉插隊,入伍參軍,在福州軍區廈門守備師電影隊從事電影放映宣傳工作,1991年到中央美術學院壁畫係進修,可謂是“半路出家”。但他憑藉勤奮精神、執著的專業追求,自成一家。他還廣泛鑽研文學、哲學、佛學等,觸類旁通,洞察畫理。54歲的他還在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高研班劉健工作室研修一年。創作初期,李仕明不僅廣泛閱讀人物傳記,還實地考察人物的生存環境。

  “我不是客家人,但我最仰慕客家人。詩以言志,圖以載道,我用繪畫的形式詮釋客家精神,弘揚客家文化。”李仕明回顧了自己當年的創作意圖,並認為張九齡、孫中山、葉劍英是客家人中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量級人物。

  記者了解到,李仕明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雙料會員,是龍崗區水墨畫工作室主持人,年屆六旬的他不僅堅守教學一線,還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