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品牌是一杯濃香的茶

  • 發佈時間:2016-04-06 05:31:4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浙江是中國最大的産茶省份之一,包括西湖龍井、大佛龍井、安吉白茶等多種名茶。然而,隨著其他省市品牌的強勢崛起,原本名列前茅的浙江茶産業面臨著挑戰。如何培育浙茶名牌?讓浙茶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針對這些疑問,記者近日專訪了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雲。

  浙江茶葉品牌有意識的創建工作源遠流長。上世紀80年代,我省就從知名品牌的角度開始較有規劃地打造浙江省的茶葉品牌,浙江茶葉有了目前的格局,如有多個在國內市場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如西湖龍井、大佛龍井、越鄉龍井、安吉白茶、麗水香茶、金獎惠明茶等,一個茶品牌群體的影響力和品牌集群正在形成。

  品牌培育還有哪些問題

  浙江省的茶葉産業也體現出一個顯著特徵,區域公共品牌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都較高,但茶葉企業的影響力相對較弱。以西湖龍井為例,多年來,其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品牌溢價能力,在綠茶中均首屈一指。

  但西湖龍井區域公用品牌範圍內的企業品牌,其品牌影響力、品牌價值等指數顯示,還是比較弱的。從某種意義上,小規模生産的特徵制約了大品牌的誕生。除了規模較小外,浙江省的茶企也缺少茶葉品牌的塑造、傳播和推廣意識。

  胡曉雲表示,到目前為止浙江省多數茶企的品牌傳播,依然基於物質層面的表達,更多的在産品的色香味形方面進行訴求。事實上,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打造茶品牌,應當在其物質層面傳播訴求的基礎上,側重於茶文化的特色、個性、意義、價值,傳播不同茶類、不同茶企的符號價值和消費者關係。

  品牌效應不僅僅是規模

  有人説,“中國七萬家茶企不如一個立頓”。胡曉雲認為,這句話重點強調的是規模化的問題,認為我們國內的茶企規模小而散,沒有像立頓這樣形成一個巨無霸的品牌。“單純強調品牌的規模,並不符合品牌創建的價值目標。大型的企業集團是一种經營模式,可以獲得規模效應。但中國茶産業的生産、加工、銷售都基於小而散的前提。如何針對現狀,形成大而強、小而美的多種差異性品牌構成的品牌體系,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胡曉雲認為,立頓本來就定位為一個茶葉流通品牌,所以它強調的是整合利用各種茶葉資源,創造一個茶葉流通品牌,將茶作為快消品生産與銷售,並以規模取勝。

  立頓在打造品牌上的能力,確實是中國茶葉企業應該學習的。立頓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在打造品牌時,首先洞察了消費者的需求,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研究消費者的心理,然後在品牌形象設計、品牌個性塑造、品牌産品開發、品牌行銷推廣等方面做出品牌自己的個性,同時更能夠深入消費者心智。

  “我們要學習立頓的,不僅僅是規模的問題,而是如何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思考品牌創建的系列問題。我認為,這才是品牌戰略的關鍵問題。”目前,許多中國茶企,包括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存在著一個通病,基本都是站在産品的立場進行宣傳,向消費者介紹茶的歷史、資源、産品、山頭等等,而不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去提供消費者的需求理由。

  每一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或茶企品牌,要思考的問題是:在如今去中心化的個性消費趨勢中,你的忠實消費者是誰?他們為了什麼來購買你的茶葉,而他們又能夠為你的品牌做些什麼?品牌不僅僅是品牌主創造的,品牌的另一個重要的創造者,是消費者。一個品牌,擁有怎樣的消費者,反過來,決定了一個品牌的調性、個性、品位。

  做好茶業發展頂層設計

  農産品品類繁多,但其中最具有文化價值的,值得更深入地去挖掘的産品品類主要就是茶葉。阿裏研究院曾出過一個報告,報告中有兩個結論值得重視。第一個結論,2015年,淘寶天貓平臺的茶葉銷售量達到88億元;第二個結論,淘寶天貓平臺茶葉消費主力軍是年輕人,其中,18-29歲的消費者佔43.25%,30-40歲的18.32%。

  “這正是我們茶葉品牌、浙江茶企的機會。過去,茶葉的消費者,多為懂茶人。他們將喝茶過程理解成玩茶的一種過程和享受方式。但在今天,茶文化已成為大眾文化,茶的消費也日趨年輕化。我們必須要抓住這樣的機會,使綠茶真正進入年輕消費人群的心中,真正佔領這個人群的心智,讓他們覺得這起碼是可以值得一試的,與咖啡文化不同的、具有東方儒釋道融合特質的文化。讓年輕人拋開價格要素,因為品牌的文化性而去探究一個品牌的意義與價值,併發現一個茶品牌的産品功能、品質特徵、品牌個性。”胡曉雲説。

  要打造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強勢品牌,需要進行專業化的符號經濟的挖掘、符號經濟的生産,價值經濟的提升,需要大量有效的品牌塑造與傳播的創新性的工作。

  目前,我省在打造茶業大品牌上投入了許多關注,正在形成或落實頂層設計。“有關浙江茶品牌的頂層設計,必須要與我國的國家品牌、中國茶産業品牌、各産區的區域品牌等産生很好的生態、互動關係。這種關係的構成,除了政府的作為與政府力量、協會等産業管理力量、企業力量之外,還應當借助專家的力量,在頂層設計方面做出突破。”

  胡曉雲説,要提高浙江茶産業的品牌化,提升品牌價值、提高品牌溢價,首先要根據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消費趨勢,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品牌價值的提煉與傳播。茶企要真正從自説自話、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心態中走出來,適應消費趨勢,傾聽到消費者的心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