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

  • 發佈時間:2015-10-19 02:37:0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北緯32度,南北地理分界線和南北氣候過渡帶,大別山橫貫南部,淮河穿越北部,一南一北兩大天然生態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使河南省信陽市成為我國北方邊緣茶區,也是全國最大名優茶生産大市之一。

  “信陽作為中原茶主産區,信陽毛尖和信陽紅茶成為中原茶的代表。近年來,信陽不僅在壯大茶産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還在普及茶知識、弘揚茶文化上做了大量工作。”信陽市委書記郭瑞民説,發展茶産業是信陽做的一篇大文章,通過壯大茶經濟,信陽正逐步被打造成現代茶産業的發展高地和現代茶文化的重要中心。

  茶葉專業合作社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引擎

  “截至2014年底,信陽茶區茶園面積達210萬畝,茶葉産量達6萬噸,總産值達90億元。茶葉已成為信陽山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來源,是信陽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一大特色亮點。”信陽市副市長鄭志強介紹。

  在浉河區董家河鎮車雲山村車雲頂峰茶葉專業合作社內,社員曹勇高興地説:“如果市場上價格高了,我們就可以自尋銷路,如果銷售不掉,可以交到合作社內,這就保證了不論茶葉市場怎麼波動,我們的茶葉都能以保底價賣掉。”

  經過幾年的發展,車雲頂峰茶葉專業合作社已經達到社員200多人、種植面積1600余畝的規模。合作社理事長伍德軍介紹,合作社入社標準比較人性化,村民只要願意就可以在遵守社規的基礎上進來,合作社就是茶農致富的後盾。

  在茶樹管理上,車雲頂峰茶葉專業合作社每年都會對社員進行指導培訓。“車雲山山高坡陡,我們很少對茶樹施肥。”曹勇説,由於地處車雲山上,産出的高山茶價格也較高,同時合作社也引導社員採摘高檔茶,如今每畝至少比過去多500元。

  在浉河區擎天崗茶葉專業合作社內,合作社理事長劉佔海向記者介紹,合作社依託信陽安信茶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品牌”生産經營模式,在董家河鎮胡灣村、石畈村、車雲山村、集雲山村有標準茶園3600畝,與1100余戶農戶簽訂了茶葉生産協議,每年帶動農戶增收660萬元,戶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我們建有有機茶高産示範基地,以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為依託,作為文新公司的原料基地,讓合作社的茶葉依靠‘文新’品牌,走向國內、國際市場。”浉河區浉河港鎮白龍潭村文新有機茶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訓峰介紹。

  文新有機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不斷提高茶葉産量、品質的同時,茶葉銷售價格也在大幅提高,這進一步激發了茶農種茶的積極性。“茶農入社,茶園面積迅速擴大,由當初的2000畝發展到目前的5000畝,畝單産幹茶由20公斤提高到35公斤,單産值由6000元增加到20000元。”高訓峰高興地説。

  “目前,全市現有國家級、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5家,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6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個,中國名牌農産品3個;全市現有茶葉從業人員超過120萬人;茶農每人平均種茶收入超過5000元。”信陽市茶産業辦公室主任魏勇介紹。

  茶旅遊以新形勢促進經濟發展

  信陽市茶葉産區主要分佈在大別山腹地,茶樹多生長在海拔300-800米的淺山上。每年早春三月時,豫南山鄉的萬畝茶園新芽吐翠,來自全國的遊客開始聚集信陽。

  在浉河區雞公山大街寶石橋南,信陽安信茶業有限公司正在加緊裝修600平方米“茶飾界”銷售展示中心。“這裡是集茶葉、茶配套産品銷售、品茶休閒、茶藝培訓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茶産業中心,建成後將吸引遊客前來參觀茶文化展示、炒茶制茶工序等,以此成為公司茶葉全産業鏈發展模式的窗口和亮點。”信陽安信茶業有限公司行銷經理劉海波説。

  文新茶葉白龍潭基地主要做茶葉粗製加工,準備在附近打造一個觀光園區。信陽市結合茶園發展茶旅遊,不止文新公司在做。信陽鯤鵬茶葉開發有限公司也在行動。“通過發展有機生態茶園來獲取更大的利潤,通過建設標準化的示範體驗茶園發展茶文化旅遊區。結合茶園發展休閒度假式的旅遊模式,給公司帶來效益。”信陽鯤鵬茶葉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楊説。

  “通過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機制,構築桐柏大別山山地生態屏障,在環南灣湖鄉村高標準建設了百里茶廊和‘水韻茶鄉’等一批富有濃郁茶鄉特色的新型農村社區,在建設中融入茶元素,打造‘城在茶中,茶在城中’的茶文化城區,以此促進旅遊業發展。”魏勇説。

  茶文化傳承促進信陽茶産業發展

  茶文化和茶科技是促進茶産業發展的兩大動力。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信陽農林學院茶學院院長郭桂義教授介紹,茶科技提升茶品質、保證産量,降低生産成本,保證品質安全,而茶文化則促進茶銷售和消費,經營者通過宣傳茶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知識,讓消費者認識到茶葉的保健功能和沖泡茶藝,擴大茶葉消費才能促進茶産業進步。

  名山名水出名茶。“五雲山由東南向西北橫貫浉河區,山多耕地少,山地環繞南灣湖,浉河區因此成為信陽茶葉主産區。”浉河區茶葉局局長張廣成説,如今浉河區是全國第二大産茶縣區、全國第一大綠茶産區,是全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和新生派“信陽紅”紅茶的主産區和原産地,茶葉成為了浉河區最大的特色和最大優勢。

  信陽市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呂立哲研究員介紹,經過近百年探索改良,信陽毛尖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傳統手工加工工藝,即為:篩分、攤放、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等多道工序,造就了信陽毛尖“外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爽回甘”的優異品質。

  2010年4月,信陽在河南省率先研製出了世界上最高緯度的信陽紅茶,改寫了中國長江以北2000多年不産紅茶的歷史。“隨著信陽茶産業鏈條的延伸拉長,推動了夏秋茶資源的充分利用,茶産品結構正在趨向合理,茶産業後發優勢正逐步顯現。”郭桂義説,在茶飲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用品、茶包裝、茶機械等方面的研發也取得重要進展,逐步形成茶産業的整體優勢,為信陽茶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信陽市以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為載體,自1992年以來連續成功舉辦了23屆信陽茶文化節。每屆茶文化節通過招商引資、茶葉展銷、經貿、旅遊、文化娛樂等活動,搭建起茶行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了信陽茶産業的發展,提升了信陽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成為河南省標誌性節會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茶節會品牌之一。

  作為中國産茶大市,信陽在進一步加快全市茶産業發展,提升茶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到2020年,全市茶葉總産量達到20萬噸,産值達到300億元,實現畝産值1萬元,茶農每人平均種茶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努力把信陽建設成為中原經濟區現代茶産業示範區、中部最大的茶葉産銷集散地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茶文化休閒旅遊城市,跨入全國茶産業發展第一方陣。”信陽市市長喬新江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