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收益萬能險不能買了

  • 發佈時間:2016-04-05 06:29:5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半個月前,保監會發佈了《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隨著保監會這一紙禁令,目前各家保險公司一年以下的短期保險理財産品紛紛下架。

  所謂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産品包括一部分萬能險和少量的分紅型、普通型保險。目前電商平臺和一些保險公司官網上銷售的中短期高收益萬能險就屬於這類産品,預期年化結算收益多在5%至7.5%之間,有的甚至高達8.5%。這類産品購買門檻極低,大部分只需1000元起投。這樣的收益率和門檻,可以説“秒殺”同期限的其他類型理財産品。

  新規出臺後,對以往熱衷銷售這類産品的中小險企影響較大。對那些喜歡購買保險理財産品的投資者而言,再想買到以往的短期高收益萬能險産品已經不可能了。保險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如果喜歡購買保險理財産品,可以適當延長投資期限,短期投資可以選擇銀行理財産品等其他理財産品。

  中短期産品已難覓蹤跡

  自2014年末開始,生命人壽、華夏人壽、前海人壽等中小險企通過網際網路熱銷部分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實現了“彎道超車”,公司規模迅速壯大。但此類産品實際存續期限較短,可能給公司帶來資産負債錯配、現金流不足等風險。因此保監會在上個月發佈了監管新規。

  記者在部分中小險企的官網及京東等銷售保險産品的平臺上搜索時發現,一年期以下的保險理財産品目前已經難覓蹤跡。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被叫停的一年期以下保險産品中的主要代表就是前期本報報道過的萬能險産品。近年來,萬能險以高回報、週期短等特點飛速發展,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渠道。在銀行利率不斷下行、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破2”的背景下,收益率保持在5%至7%之間的萬能險尤其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新規定是監管部門控制風險的做法,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施建祥對保監會調整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表示認可。施建祥教授分析説,實際上保險是一個流動性較弱的金融産品。“流動性往往和收益率是相掛鉤的,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流動性強,因此風險也會較大。”據他了解,部分保險公司急功近利,對風險較高的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做出高收益承諾,“短債長投”有可能導致出現風險。

  保監會等機構近日發佈的2015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去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9.2,比中性值50高出38.4%,顯示保險消費者信心較強,呼應了行業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局面。調查報告稱:“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目前保險産品供給雖然充足,但部分存在側重理財而風險保障特點不突出的問題。對於消費者迫切需要的一些風險保障型産品,如養老、健康、醫療等,仍有較大的産品創新空間和市場需求潛力,保險業更好地服務民生保障還大有可為。”

  中小險企開始調整産品

  不久前,在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的一次座談會上,不少人壽保險公司負責人也提到,儘管外界對萬能險、投連險等存在質疑或其他不同看法,但是這些保險産品只要保險公司的合規性審查足夠謹慎,總體上還是安全的。

  業內人士解釋説,中小險企在增員乏力、個險難做的情況下,與大型保險公司拼保障型産品十分困難,相比之下,雖然萬能險大部分不能被計入保費收入,但卻能帶來現金流,通過投資賺利差。

  一家中小規模保險公司的浙江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調整,對中小保險公司的影響最大。“如果是長期的保險産品,如5年期或10年期的,我們在做成本支出預算時就比較輕鬆,第一年首到的保費可以作為銷售人員的佣金支出、管理成本支出、提取準備金等,事實上第一年收的保費也基本沒有利潤,而之後幾年的保費則會産生利潤。”這位負責人表示,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事實上利潤不高,還需要考慮到投資的收益和風險,確實存在較大的風險。

  記者從採訪中獲悉,部分中小險企已經將整改情況上報給總公司,也有中小險企對下一步保險産品結構調整的建議也一起上報。對中小險企而言,保險産品調整,確保安全和理財收益的博弈天平更傾向於安全。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下架也使險企的流動性變弱,資本市場險企頻頻舉牌的現象也將減少。記者從部分中小險企了解到,他們已經開始調整産品結構,記者留意到,暫時沒有新增太多的産品,主要是對部分中長期産品進行優化。

  保險投資還是長期為宜

  記者在隨機採訪中發現,購買中短存續期保險産品的大多是年齡在40歲以下的投資者。這部分中青年更樂意投資回報率較高但週期不長的産品。對於保監會的新規定,這些對保險理財比較熱衷的人群已經開始考慮重新配置自己的保險資産。

  “中短期保險産品被叫停,以後會考慮重新配置保險資産。”自主創業並獲得初步成功的杭州市民周先生説,目前已經投資的一個中短期産品要看監管部門出臺的細則再決定如何處理,他同時也表示,將考慮購買較長週期的保險産品,在他看來具有理財功能的保險産品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正在為“二胎”做準備的俞女士表示,她需要一款較長週期、有保障、低風險的保險理財産品,既為自己將來的健康上一份保險,也可以有些收益。

  “對保險企業來説要防止自身風險,而對投資者來説也要謹慎投資,不能單看收益率,兩者都要兼顧。”省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説。保險專家也指出,在保證家庭資金合理流動性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些大型險企購買中長期保險理財産品。“畢竟買保險的最本質需求還是保障,理財收益只是附加的,投資者對此不能有過高的期盼。如果希望得到一些合理的收益,那麼肯定還是長期投資比較穩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