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結盟能否對抗能源寒冬

  • 發佈時間:2016-03-31 22:30: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能源統一市場概念”並非歐亞經濟聯盟和俄羅斯的新構想,不過,這一構想最近有了新進展。

  據歐亞經濟委員會新聞辦消息,為實現在歐亞經濟聯盟交易市場的組織技術啟動,歐亞經濟委員會和俄羅斯能源部同意成立能源領域統一交易市場的專家工作組,並與潛在的交易市場參與者制定磋商進度表。

  可惜,無論是從其對抗全球低迷油價的有效性,還是行為本身的可行度來看,對歐亞經濟聯盟和俄羅斯在能源市場的結盟舉動,外界都不看好。

  欲建價格同盟

  為何要推動能源統一市場的建立?商務部研究院歐洲所副主任劉華芹表示,這與當前低油價給俄羅斯及歐亞聯盟成員國造成的經濟壓力分不開。她指出,除俄羅斯外,歐亞經濟聯盟其他成員國多是能源輸出國,能源出口收入佔其經濟增長的絕大部分,而當前持續低位徘徊的油價給他們造成的經濟增長壓力並不亞於俄羅斯。

  數據顯示,雖然近期國際油價走勢微漲,但始終未超出40美元/桶的價格。美國CNBC更引用多家投行分析師的分析稱,目前國際油價的反彈屬於投資者推動而非基本面驅動,這樣的反彈走勢將不可持續,未來油價可能重新跌至30美元/桶甚至更低水準。

  面對長期低迷的油價,俄羅斯除了選擇倡議減産、積極開拓石油市場等應對措施外,推動歐亞聯盟能源統一市場的建立也是其應對低油價的又一步棋。

  據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介紹,統一能源市場的運作形式是在成員國中推行協調一致的政策和統一的衛生、技術標準,共同對抗現階段全球能源市場的價格競爭。

  劉華芹的解釋更易懂。她表示,推動能源統一市場建立的初衷是希望形成能源出口價格的攻守同盟,顯示俄羅斯希望團結更多的力量以求在全球能源市場上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具備一較高下的話語權,進而促使國際油價走勢産生利己的影響。

  難破低油價困局

  關於能源統一市場産生的經濟效益,歐亞經濟聯盟和俄羅斯的表現都十分樂觀。歐亞經濟委員會曾在2015年末作出預計稱,歐亞經濟聯盟建立統一的天然氣市場,每年給聯盟成員國帶來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將達1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其乘數效應,將達30億~40億美元/年;統一的石油和石油産品市場帶來的經濟效應將達10億~16億美元/年。

  在劉華芹看來,上述只是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政策層為成員國畫的“餅”。暫不提當前國際油價仍在繼續下跌,這將導致以油價為重要變數的預期經濟效益計算出現更多水分,僅是歐亞經濟聯盟項下能源統一市場的建立行為本身,目前來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劉華芹認為,歐亞經濟聯盟從正式成立至今,並未給成員國帶來實質的好處,反而因主導國俄羅斯經濟的疲弱、盧布的貶值給聯盟內其他成員國經濟帶來諸多拖累。在此背景下,很難令成員國對進一步推進區域一體化産生更大熱情。

  宋智晨對此也有同感,他明確表示,統一能源市場建立存在一定難度。一方面是因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能源産品政策、技術有所不同,且在産品交易制度上存在差異,很難協調一致;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激勵和約束機制,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能源企業積極性和履約率較低,難以形成有效配合。

  資料顯示,按照歐亞經濟聯盟成立之初的規劃,聯盟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分階段地建立統一藥品市場、共同電力市場,以及統一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産品市場,最終目標是實現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