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被孤立到被需要 俄羅斯重新找回“主角”光芒

  • 發佈時間:2016-03-29 07: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嚴瑜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俄羅斯衛星網3月27日報道,俄羅斯空天部隊日前在敘利亞中部帕爾米拉地區完成了40架次的飛行,對當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158個目標進行打擊。在上周震驚歐洲的布魯塞爾恐襲案之後,無論是打擊恐怖主義還是解決根源的敘利亞危機,俄羅斯對西方來説似乎越發不可或缺。

  雖然在俄羅斯自己看來,它一直沒有離開過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央,然而不可否認,此前來自西方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一度讓其形色暗淡。不過如今,憑藉主動戰略出擊和國際時勢的間接推動,俄羅斯終於抓住翻盤機會,重新找回作為國際政治舞臺重要主角的光芒。

  重被需要的關鍵角色

  在近來的國際輿論場中,俄羅斯是絕對的熱詞之一。無論是美國國務卿克裏的訪俄之行,還是布魯塞爾恐襲案引發的國際反恐合作討論,或是正在進行的敘利亞問題和談,俄羅斯都是其中一個難以繞過的重要角色。

  一個不同以往的趨勢是,西方國家開始頻繁主動地與俄走近。剛剛結束訪俄之行的克裏就是一例。一年之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3次會面,此次做出尤為罕見的示好姿態,克裏的種種舉動都讓國際輿論趨於一種共識:美俄關係終於出現了走向“正常化”的苗頭。

  事實上,近來與俄走動密切的不只美國。3月23日,與克裏幾乎同一時間到達俄羅斯的,還有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據俄羅斯消息網報道,當天,施泰因邁爾與普京會面,這一活動本不在計劃之內。

  德國《焦點》週刊認為,美德外長同時訪俄表明,西方正在靠近俄羅斯,因為在敘利亞危機和歐洲反恐等問題上,西方都需要克里姆林宮。

  而上周發生的直戳歐洲“政治心臟”的布魯塞爾恐襲案更加堅定了西方的這一看法。“德國之聲”直言,無論是在歐洲、中東還是亞洲,“安全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俄羅斯”。

  對於西方這種從孤立到需要的態度轉變,俄羅斯顯然樂在其中。與此同時,它繼續主動出擊,在國際外交舞臺不斷有奪人眼球之舉。在時局頗為膠著的東北亞地區,“北極熊”近來就頻刷“存在感”。

  據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25日稱,今年將在與日本存在領土爭議的千島群島(該群島南部四島俄方稱南千島群島,日方稱北方四島)部署最新導彈系統。此舉被指意在出手對付日本。而在本月初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朝鮮實施制裁決議時,俄羅斯也多次發聲,“大國范兒”十足。

  瞅準時機的成功翻盤

  “普京確立了更易繼續前進的狀態——無論是在敘利亞,還是在任何地方。”在本月中旬普京作出撤軍敘利亞的決定之後,俄羅斯《觀點報》對俄最新外交局勢作出的這一判斷,擱在當下正合時宜。而這與去年9月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的戰略先手顯然密不可分。

  “俄羅斯抓住了敘利亞這個特別好的抓手。”外交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高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通過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給力行動,俄羅斯可謂一舉多得。其中最大的收穫在於,無論是當初的介入還是如今的抽身,俄羅斯收放自如的表現,都向世界表明其在打擊恐怖主義以及調解敘利亞政治危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法新社也認為,俄羅斯借助敘利亞成功突圍,實現了擺脫國際孤立、重新登上全球舞臺的目的。

  “最近幾個月發生在歐洲的幾起重大恐襲案件,更使西方尤其是歐盟國家進一步真正認識到,將俄羅斯拉入國際反恐合作夥伴關係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外交室主任柳豐華指出,其中去年11月發生在巴黎和上周發生在布魯塞爾的兩起恐襲案,尤為直接地推動了西方尤其是歐盟國家對俄態度的轉變。

  在此之前,對於俄羅斯介入敘利亞之舉,歐洲國家頗有異議。然而,伴隨恐怖主義威脅的氾濫,以及難民潮的洶湧不斷,歐洲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解決這些焦頭爛額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而俄羅斯是它們可以合作的夥伴。現在,就連心不甘情不願的美國,也不得不顧及歐洲盟友的感受以及自身安全的考慮,鬆口表示與俄在反恐方面存在合作可能。

  “如今,全球性的挑戰才是各國面臨的最大威脅。”在高飛看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此前對俄採取的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已經過時。西方對俄態度的轉變實際正是在暗示,他們此前將俄羅斯作為對手的基本判斷錯了。

  一邊採取富有先見之明的外交戰略,一邊借助國際局勢的大勢推動,俄羅斯終於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成功翻盤。

  更為活躍的大牌玩家

  如《觀點報》所言,“2014年3月16日是克裏米亞全民公決日,2016年3月15日是敘利亞戰爭結束日,這是一條路上的兩個階段”,這條路已讓“俄羅斯重拾對自身力量信心”。接下來,強勢回歸的俄羅斯將在國際政治的博弈場中如何表現?

  “俄羅斯將在外交方面會更加活躍,與西方的關係也將重新熱絡起來。”高飛認為,俄美之間高層互訪,西方適度放鬆對俄制裁,俄羅斯向西方傳達更多積極的合作信號,這些都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國際政治舞臺很有可能出現的場景。畢竟,在讓西方目前仍難脫身的中東大棋局中,俄羅斯已成為他們不可忽視的關鍵玩家和重要夥伴。

  然而,將自己定位為“世界領導者之一”的俄羅斯,其戰略腳步顯然不會只停留于中東。

  “接下來,俄羅斯的外交戰略重點還在歐洲。”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向記者指出,對於俄羅斯而言,唇齒相依的歐洲才是其最為關心並將花費更多心思謀篇佈局的主場。

  德國《南德意志報》也刊文認為,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想將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的新的地緣政治平衡,不僅擴大到其他中東國家,同時“也擴大到歐洲”。

  因此可以預見,作為俄羅斯和西方關係的要害,烏克蘭問題可能重新成為博弈的焦點。而在如今的俄羅斯看來,鞏固已有成果、冷化烏克蘭危機顯然是最優選項。楊勉認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俄羅斯之後將繼續與歐洲國家緩和關係,爭取促使它們軟化甚至改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對俄立場,減少敵意,進而解除制裁。

  當然,作為資深的老牌政治玩家,俄羅斯深諳“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的教條。為此,在欣然接受西方遞來的橄欖枝的同時,俄羅斯也在準備更多籌碼。

  高飛指出,俄羅斯近來在東北亞等非利益核心區表現積極,實際都是為爭取在歐洲的核心利益做先手準備。“俄羅斯在對朝、對日等問題上的相關舉動,是在對美國及西方施加壓力,以此獲得重視,將其作為之後在烏克蘭問題中與西方博弈的條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