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令半年完成實名認證 第三方支付加快落實
- 發佈時間:2016-03-30 08:42:00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范曉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底發佈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份今年7月1日開始運作的“支付新規”,讓微信、支付寶等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紛紛加快了用戶實名認證的步伐。記者昨天從微信和支付寶方面獲悉,7月實名認證不完善的用戶,其餘額支付和轉賬等功能會受到限制。
央行的《辦法》將個人支付賬戶分為三類,並規定了各類賬戶的功能、額度和資訊認證標準。其中,Ⅰ類賬戶只需要一個外部渠道認證客戶身份資訊,例如,聯網核查居民身份證資訊,對應的付款限額只有自賬戶開立起累計1000元的限額。該類賬戶餘額可以用於消費和轉賬,主要適用於客戶小額、臨時支付。
Ⅱ類和Ⅲ類賬戶的客戶實名認證強度相對較高,分別通過至少三個、五個外部渠道驗證客戶身份資訊。其中,Ⅱ類賬戶的餘額付款限額為年累計10萬元。Ⅲ類賬戶的餘額付款限額為年累計20萬元。
“鋻於投資理財業務的風險等級較高,《辦法》規定,僅實名認證強度最高的Ⅲ類賬戶可以使用餘額購買投資理財等金融類産品,以保障客戶資金安全。Ⅰ類和Ⅱ類賬戶只能用於消費和轉賬。”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為了兼顧便捷性和安全性,Ⅰ類賬戶的交易限額相對較低,但支付機構可以通過強化客戶身份驗證,將Ⅰ類賬戶升級為Ⅱ類或Ⅲ類賬戶,提高交易限額。”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指出,上述分類方式及付款功能、交易限額管理措施僅針對支付賬戶,客戶使用銀行賬戶付款,例如銀行網關支付、銀行卡快捷支付等,不受上述功能和限額的約束。
同時,網路賬戶交易不僅有年度限額,還有日限額。
《辦法》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支付平臺正不斷加快用戶實名認證的腳步。
昨天,記者從微信方面獲悉,目前,微信支付綁卡用戶量已經超過3億,綁卡用戶都已經是實名認證的用戶。對於需要完善資訊的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時,系統將以消息告知或彈窗提示的方式引導用戶完善賬戶資訊。用戶可根據引導,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碼或添加關聯銀行卡來完善賬戶資訊。
對此,支付寶方面也對記者表示,支付寶會先在後臺進行篩選,對於需要補充資訊的用戶,會收到相應的資訊提示,比如,補充身份證號或手機號碼等資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根據新規,不補全的情況下,2016年7月1日後,支付寶賬戶將不能再用於收付款,屆時用戶的快捷支付和網銀都無法進行付款”。對此,螞蟻金服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總監朱健告訴記者,“這種説法是不準確的,根據新規,屆時資訊不完善的用戶,有些功能會受限,這取決於用戶通過了幾種方式進行實名認證,相應的餘額收付款,轉賬等使用額度會相應地有所不同。”微信方面也表示,根據監管要求,7月1日未能完善資訊的用戶,餘額支付賬戶功能會受到影響。
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辦法》強調支付賬戶實名制度,並非要客戶去相關部門證明“我是我”,實際上是要求支付機構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建立健全客戶身份識別機制。
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支付機構累計處理網路支付業務562.5億筆,金額32.9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95%和98.8%,網路支付領域繼續強勁增長。
“支付寶,微信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可能更關注用戶體驗,但對賬戶資金的安全風險有所忽略,身份識別不夠完善,也給欺詐、套現、洗錢等風險提供了可乘之機。此次央行新規推動的實名認證可以説消除監管黑洞,解決了賬戶管理上的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際網路金融分析師譚倩蕓告訴記者,“這也將對野蠻肆虐的網路詐騙提供可追溯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