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降成本或有三大利好
- 發佈時間:2016-03-30 06:29:58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本問題當前之所以比較突出,是因為企業經營狀況的急劇變化。中國企業曾有一個所謂的“賺錢寶典”,即“引進裝備+農民工+出口”。2000至2011年按人民幣計算,全國商品出口年均增長17.6%,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28.3%,經濟增長恰似狂飆突進。
錢來得容易,花得也粗放任性。也正是這個時期,全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産率下降,實物量增長快於價值量增長,國有建設用地供給年均增長高達12.9%。2011至2015年,全國商品出口年均增長陡降至3.5%,企業利潤年均增長應聲降至0.9%。如此斷崖式回落之下是一部分企業的艱難時刻。
因此,當前研究企業降成本或應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如何讓企業度過眼前困難,讓企業有能力克服困難,度過寒潮,進而迎來平穩增長時期。這個層面主要潛力在政府,完全可以有一些直接的政策措施。
第二個層面,是應該告訴企業,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激烈的結構性轉變,分配格局正在從有利於資本向有利於勞動轉變,增長格局正在從出口和投資為主向消費主導轉變,增長動力正在從要素推動為主向創新推動為主轉變,資本回報比以前降低將是常態。企業應內生有一些長期的降成本措施,政府主要是積極創造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的環境。
當務之急是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球主要是在政府這邊。美國裏根時期所謂“供應學派革命”,一個重要政策主張是減稅。1977年2月,美國共和黨議員在國會提出了“對每個美國人實行無條件的全面減稅”;這年秋天,一部減稅法案以三對一在參院通過,隨後産生了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的《1981年減稅法案》。當時甚囂塵上的“拉弗曲線”認為,減稅將形成激勵,從而促進經濟和稅收增長。
對於最近一個時期我國稅費狀況的實證分析,不免有一些遺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佔主營業務收入1.627%,應交增值稅佔主營業務2.897%,均比2014年有所提高;比2011年分別提高0.06和0.10個百分點。如換算成百分比,2015年企業稅負比2011年提高近4%。增幅雖然很小,但未見明顯減稅跡象也是事實。浙江這兩項稅費負擔亦在上升,根據省統計局月度統計資料,2015年分別比2011年上升16.5%和13.0%。
電力等方面的收費,實際也可以理解為是制度性的。當前煤炭原油價格一降再降,電價未能相應降低,怨聲頗多。其實這些方面確有較大降成本潛力。幾年前去一家國有電企,一個車間裏聚堆著七八個女工邊慢悠悠幹活邊聊天,老總説是解聘不了的冗員。突然又在一隱蔽處,看到一長溜嶄新豪華大巴。老總坦言,雖然上級要求就近居住,但員工還是更願住在幾十公里外市區,只得悄悄買大巴接送。那些壟斷國企如不大刀闊斧改革,企業或將長期承受高收費折磨。
浙江企業過去的一年降成本有喜有憂。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體成本佔比,比上年降低0.9%,亦即成本總體下降。具體數據是主營業務成本佔主營業務收入,從上年85.3%降至84.8%,降低0.5個百分點。不過這其中主要應是全球大宗原材料大幅降價,以及國內企業出廠價格持續下降等客觀因素所致。同時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降準,企業已明顯受益,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從2014年的1.654%降至2015年的1.501%,降低10.2%。
憂的是,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均有所上升。另外,應收賬款和産成品存貨佔銷售收入比重,也均有上升。對此,初步分析認為,這主要應是企業銷售規模縮小所致。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1.1%,儘管按産品實物量計算的銷售規模是擴大的。在這一狀況下,由於固定成本難以壓縮,人員等費用支出依然增長,特定項目成本的相對上升在所難免。
預期2016年降成本形勢或有三大利好。首先是浙江企業按貨幣量計算的銷售規模將不至於像上一年一樣縮小,即全省工業企業銷售收入應不至於負增長。今年1至2月份全省規上工業銷售産值同比增長1.4%,比2015年全年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同時全國規上工業1至2月份利潤也由上年下降2.3%轉為上升4.8%,按歷史數據比照等分析,或表明工業銷售正在築底企穩。另外,全國流通領域重要商品價格微妙變化,據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1月下旬,全國24個省份50種産品中的價格上漲産品開始增加,3月中旬從原本近20種增加到35種。
其次是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措施將産生積極作用。今年5月1日將全面實施的營改增,涉及納稅人近1000萬戶,涉及年營業稅規模是1.9萬億,佔到了原營業稅總比例的80%。且因不動産納入抵扣範圍,或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積極性。今年1至2月份,全省製造業投資增長13.1%,增速同比高出5.4個百分點;特別是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9.1%,增幅同比高出11.5個百分點。
第三是企業適應和擴張能力正在增強。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雖然下降2.3%,但如剔去11個礦冶及投資品生産行業,餘下30個行業除煙草外,利潤均有增長,合計比2014年增長8.8%。且2016年1、2月份這些行業利潤同比增長達13.1%。這表明以消費品生産為主的企業,正在積極適應我國經濟消費主導的轉折性變化,形成新的發展態勢。
(作者係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省資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