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引資本“活水”
- 發佈時間:2016-03-29 05:38:2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剛剛履新的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將鼓勵各類資本進入環保市場。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許多活躍的社會資本開始逐步退出鋼鐵、煤炭等領域,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環保産業作為國家一直大力支援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前景看好。於是,一些以前從未涉足過環保領域的資本,開始動作頻頻,紛紛進軍環保産業。
總體來説,資本的進入,對於做大做強我國環保産業是件好事。一直以來,環保産業發展受到諸多制約因素,資本就是其中的一塊重要“短板”。由於環保産業是輕資産行業,可抵押物較少,因此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支援;環保企業上市公司比例不高,能夠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渠道的也很有限;加之環保産業有一定社會公益屬性,大多數項目投資週期長、回報慢、利潤低,所以過去很多社會資本對其缺乏投資興趣。
而資本的助力,又是環保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縱觀首創集團、桑德集團、碧水源等環保上市公司這些年來的發展歷程,資本都明顯地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市政環保工程對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很高。這方面,環保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自身低成本募集資金的優勢拓展業務,有效地降低財務成本、控制風險。
環保産業亟待資本助力,但缺乏理性的投資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前段時間,就出現了一些“跨界”資本為爭奪地方政府的垃圾焚燒運營合同,不惜低價中標、甚至中標價格遠低於測算成本,引發業界的擔憂。由於中標企業多為新進入環保領域的資本,其技術實力、資質和信譽都難以考察,而這些工程又多為十年以上的長期運營合同,未來是否會産生運營效果不達標、甚至合同難以履行等狀況,尚有待觀察。
因此,我們在引資本“活水”進入環保市場的同時,也要學會善於利用資本,做好引導和扶持工作,揚長避短。一方面,要著眼于長遠,加強頂層設計,完善財政、稅收等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那些亟需大量資金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環保服務等領域,為生態文明建設增添一支“生力軍”。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市場,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著力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給各類資本以合理、穩定的預期,讓資本之泉滋潤環保産業生長壯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