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本建立貧困農場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

  • 發佈時間:2016-03-26 03:41: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3月25日訊 記者常理報道:全國農墾扶貧開發座談會今天在北京召開,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在會上表示,“十二五”時期,農墾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系統共有116個貧困農場實現脫貧,農場經濟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2015年,全國302個貧困農場營業收入138.4億元,年均增長7.9%;利潤總額1.5億元,實現連續5年總體盈利;三次産業比重由期初的58:23:19變成51:26:23,産業結構得到優化。

  農墾扶貧與農村扶貧不同,農墾扶貧主要是系統扶貧、産業扶貧,是通過扶持貧困農場,實現産業發展和民生條件改善來促進和帶動農場職工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産業是發展的根基,是脫貧的依託。貧困農場應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市場需求、生態環境等因素,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主導産業、特色優勢産業。”農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表示。

  在遼寧省墾區,針對設施農業、樹莓基地、葡萄園基地、水産養殖基地、絨山羊養殖基地等進行改造和建設,促進了地方産業的發展,真正做到以扶貧項目為抓手,發揮扶貧資金導向作用,變“輸血”為“造血”。安徽墾區在貧困農場建立高效種植溫室大棚、養殖小區、綠化苗木等農業産業,逐步形成了貧困農場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基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總結‘十二五’農墾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還要看到當前和未來5年農墾的扶貧開發任務仍十分繁重。”楊紹品表示,一方面是數量多,目前全國農墾還有貧困農場總人口230萬人、職工48萬人,分別佔全國農墾人口和職工總數的16.2%和16.1%,這其中約有10萬個貧困戶、25萬左右的貧困人口;另一方面是分佈廣,除京津滬外,其他各墾區均有貧困農場,有77%的貧困農場在中西部,還有19%的貧困農場在國家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因此,農墾系統要全力推動精準扶貧,打贏貧困農場脫貧攻堅戰,不讓一個貧困農場掉隊。”楊紹品説。

  據了解,農業部農墾局初步提出“十三五”貧困農場脫貧目標,即貧困農場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經營管理水準顯著提高,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每人平均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貧困農場的每人平均收入,東部墾區不低於12000元,中部墾區不低於8000元,西部墾區不低於6000元。

  楊紹品表示,在脫貧措施的選擇上,主要還是靠發展生産,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少數困難群體需要社會保障和救濟來兜底。各墾區要對每一個貧困農場做精準分析,提出精準脫貧之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