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均價突破歷史高點 豬價“寒熱病”呼喚全科處方

  • 發佈時間:2016-03-25 07:40: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2004年、2008年、2011年三輪大幅波動後,豬肉價格的“寒熱病”近期可能會再度發作。有數據顯示,24日全國生豬均價已漲破2011年6月的歷史高點。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出黃色預警,截至3月9日,豬糧比價為9.13﹕1,處於較高水準,可能會引起養殖戶過度補欄,導致生豬産能過度擴張,使生豬價格很快進入下跌通道。業內擔憂,生豬行業恐怕又將重回“母豬補欄補到過剩,豬價下跌跌至虧損”的老路。

  專家建議,在堅持市場化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加強調控政策的精準化和現代化,用“全科處方”來治療豬價波動的反覆迴圈。

   怪圈 “豬週期”愈演愈烈

  經歷了史上最長虧損的“豬週期”之後,去年以來,我國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通道。近期,各地豬價更是在傳統的消費淡季裏逆勢上漲,搜豬網的數據顯示,24日全國生豬均價已漲破2011年6月的歷史高點。

  根據發改委最新發佈的公告,今年春節前後,全國出現多場寒潮雨雪天氣,對生豬産能特別是仔豬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春節後生豬價格繼續高位運作。從生豬生産週期看,近期生豬價格居於高位,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是過去三年生豬價格偏低引發産能適應性調整的結果,有利於提高養殖場戶經濟效益,調動養殖場戶積極性,促進生豬生産發展,保障市場豬肉供應。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一直難以跳出“過山車”的週期性行情,而且在本世紀以來的幾輪“豬週期”中,豬價暴漲暴跌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大。這也導致了很多生産者擔心不已:本輪豬價暴漲後,會不會又出現週期性下跌,而且是否會比上一輪虧損更為嚴重。

  中國生豬價格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生豬行業一旦開始瘋狂補欄模式,就確定了週期性下跌的時間表,並且終將步入“母豬補欄補到過剩,豬價下跌跌至虧損”的老路。

  發改委的通知也顯示,目前豬糧比價處於較高水準,可能會引起養殖戶過度補欄,導致生豬産能過度擴張,使生豬價格很快進入下跌通道。因此,建議生豬養殖場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國家有關部門將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規定,適時啟動調控預案,努力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影響 養殖戶有望彌補虧損

  實際上,在上一輪長達2年的豬價下跌的過程中,國家更側重市場調節為主的宏觀調控政策。記者接觸的部分養殖戶認為,本輪豬價上漲正是這種調控結果的顯現。大部分養殖戶認為,今年豬價暴漲的可能性不大,但由於母豬産能減少,回調空間也有限,全年維持平穩增長的機率較高。

  成都市大邑縣雪山農民養豬專業聯合社成員、旺萍養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萍告訴記者,現在當地毛豬價格每斤10元左右,比春節前漲了不到2塊,現在基本在這個價格穩住,上漲勢頭持續了1個多月。

  “我們這些老養殖戶經歷的大風大浪多了,不會因為價格漲就盲目補欄。”唐萍説,“現在合作社存欄生豬1000多頭,年後出欄了300頭的樣子,是根據養殖場的情況隨時更新的,不會看著價格好就去追風。實際上,我們這些自繁自養的規模場,也沒聽説有誰養豬暴富的,因為虧的時間更多。”但是唐萍也談到,行情回升確實也引起了部分人的跟風心理,當地60斤的仔豬現在已經漲到每斤15元,比行情平淡時高出了三分之一,而且還不太好買。

  談到生豬産能,唐萍説,上一輪豬價下跌持續了2年多,很多人都不養了,一頭種豬要投入1萬多塊錢才能生産仔豬,很多人都虧不起。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過去外省豬進入四川市場銷售的情況很突出,但是今年以來外省來的豬也變少了,説明各地的産能都在下降。

  江油市蜀嶺種養殖聯合社理事長王仕全告訴記者,當地毛豬價格也在10元/斤左右,而且仔豬也比較搶手。但從目前來看,豬價已經算是高價了,後期走勢如何,也有相當部分人吃不準,怕高位補欄之後被套。總體來看,當前豬價正是生豬去産能的一個表現,江油市原來有11個萬頭規模的養殖場,經過連續幾年的豬價下跌虧損,現在裏面還養有豬的僅有2、3個了,其他都關著門,“儘管看著行情好,心裏癢癢,但前期都把錢虧完了,也只有看著。”

  對於後期豬價走勢,王仕全特別提到了進口豬的問題,他説,以前國內豬價暴跌,進口豬大量衝擊是一個很重要的誘因,但今年以來豬肉沒怎麼進口,這是本土豬價格回升、維持的一個利好。如果今年能繼續堅持不大量進口豬肉,養殖戶有望在長期虧損之後迎來一個好行情,彌補過去的虧損。

  支招 精準化現代化調整

  採訪中記者發現,養殖戶們大部分對堅持市場為主的調控模式錶示了認可,認為中國生豬宏觀調控不可走過去行政手段直接干預、普遍撒網的老路,在堅持市場化的前提下,可以進一步加強調控政策的精準化和現代化,有利於生豬的長期穩定。

  唐萍説:“我們得到的生豬調出大縣補貼都是拿去做養殖場環保、購買生豬保險了,尤其是生豬價格險,這個政策非常好。通過保險這種現代金融工具,規模養殖場能夠實現風險對衝,避免供給大起大落。我們是去年9月才買的,根據保險合同,出欄豬低於7元每斤就可獲賠,雖然看今年的行情不會出現賠付的情況,但對穩定心理預期幫助很大。”

  “我個人認為生豬價格的劇烈波動,除了産能總體過剩外,投機養殖的推波助瀾值得重視。”唐萍説,“儘管生豬養殖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直接的行政干預不可取,但政府可以在環保標準等方面加大監管力度,提高準入門檻。此外,應大力推廣生豬價格保險這樣的金融工具,提升對規模養殖場的抗風險能力。”

  王仕全也認為,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應該更精準,千萬不能再重復“普惠式補貼”的老路,如果要穩定生豬供給,可以對規模養殖場在啟動時加大金融機構協調貸款力度。此外,也應避免盲目進口豬肉對國內養殖行業的衝擊,“跌了幾年,也該讓養豬人緩緩氣了。”

  馮永輝則認為,針對豬價的“寒熱病”,政府的調控機制裏面未來可以做好兩個調整。在數據不準的情況下,政府調控還不如市場模糊的“自愈”,因此首先是爭取實現更科學的數據採集,這是所有調控手段的基礎,只有在數據準確的前提下,政府才能明確到底什麼時候介入,介入到多深的程度才算合適。其次,政府應該想辦法穩定生産,協調生産端做好大疫情的防控和傳播,在不直接干預價格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監管和服務上面。

  此外,還有專家建議,破解生豬的價格怪圈,還可寄希望於生豬期貨等衍生品工具。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可以給市場帶來更多的遠期價格參考,這樣養殖戶不必盲目補欄,用市場手段調節市場,有利於加強競爭、淘汰落後産能,有利於生豬産業整合,市場調節功能與政策調節機制結合,更有利於産業發展。(林遠 江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