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中醫導引學的弘揚光大
- 發佈時間:2016-03-25 01:00: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坐在記者面前的嚴蔚冰,鶴發童顏,神采奕奕,身著中式上裝,行止舒靜平和。近日,作為泰安扁倉書院聘請的第一批教授,嚴蔚冰來到泰山腳下,向眾多中醫擁躉展示了導引法的精要及魅力。
導引是中醫五大技術體系之一。據《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砭石從東方來,九針從南方來,藥從西方來,艾灸從北方來,導引按蹻從中央出。嚴蔚冰説,針、灸、砭、藥四法皆為外援法,由外而內,唯獨導引是自主的內援法,由內而外。導引按蹻通過調身、調欲、調心,以達“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目的。千百年來,導引法都是中醫“治未病”的主要手段,也多與其他治療方法配合,起到裏應外合、事半功倍之效。
《淮南子·精神訓》中有載:“若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鳧浴猿躍,鴟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嚴蔚冰説,這些模倣動物的形態進行鍛鍊的方法,就是古代導引法,若以現代科學歸納則可稱之為“倣生”法,模倣五禽或龜、鶴等,加以導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氣和體柔是養生的根本。
今年65歲的嚴蔚冰是“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的第四代傳承人。易筋經十二勢相傳源自南北朝時期菩提達摩,最早用於修身養性,後逐漸與中醫導引學融合,形成了以修行人和醫家為主的傳承脈絡。
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16歲的嚴蔚冰跟兄長隨工廠從上海內遷至湖北黃石。在這裡,機緣巧合遇到同為上海內遷的易筋經十二勢第三代傳人師兄弟,開始習學易筋經。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開始從事社會教學,向大眾推廣普及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30多年來,他授課的足跡從社區基層,一直到中央黨校,使十幾萬人得沐中醫導引的德澤。
2014年11月,“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入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為我國首個中醫導引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去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到嚴蔚冰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室參觀調研。詳細了解中醫導引在中醫治未病科普和慢病康復臨床的工作開展後,感慨道:實現“健康中國”不僅僅是三甲醫院的事,也需要你們這樣的工作和方法。
嚴蔚冰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以分筋疏導作為入門的抓手,通過導引經筋,疏導經絡、濡養臟腑,使筋弱者變強壯,筋弛者變剛勁,諸經筋和合而獲得健康。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屬於廳堂養生文化,在客廳、院子裏就可以練,入門容易,只要堅持,就可以伸筋拔骨,達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
針對現代人生活中的一些誤區,嚴蔚冰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太多疾病。“為什麼不孕不育的多了?因為女孩子們喜歡穿露臍裝、低腰褲,導致宮寒;大冬天穿短裙、皮靴,未來她們的膝關節健康令人堪憂;很多人大便不暢,因為不會蹲、蹲不下了”。
“身體不去養,用壞了,就得去‘回爐’了!”嚴蔚冰認為,對國民的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非常迫切,很多人缺乏生命養護的常識。“我們常常在媒體上看到誰誰英年早逝、誰誰帶病工作,我們在敬佩之餘是不是也應該反思,這麼優秀的人年華正好卻英年早逝,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國家,都是重大損失。和平年代不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能再提倡帶病工作,而應大力倡揚年輕時健康工作、老年時壽終正寢的典範。摒棄不科學的生活方式,順天時而動,將身心安頓好,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人人提升生命品質,‘健康中國’才目標可期。”
那麼如何養生呢?嚴蔚冰説,“無損為養”,不去損害就是養生,一味地追求全馬、半馬不會帶來真正的健康。只要將中醫導引養生的方法融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去,及時緩解和消除疲勞,規避健康風險,就能充分感受到中醫的養生智慧。
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強調“守中用和”,“守中”一詞出自道家,《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意思就是窮盡諸般方法,還不如守中。《性命圭旨》曰:“老子所謂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守中就是守自己。“中”在何處呢?就在臍之上,心之下,胸腹之間。怎麼守中?守中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馳,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後絕其諸妄念,漸至如一不動,是名為‘守’”。守中用“和”,使氣清而平,平而和,和而暢;筋和則康。
嚴蔚冰認為,中醫導引養生講究涵養“精、氣、神”,不妄動以養精、止語以養氣,閉目以養神,靜定智慧自然顯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