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青年報:尊重“Papi醬”這樣有本事的年輕人

  • 發佈時間:2016-03-24 08:37: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Papi醬”得到投資,不僅讓她個人的事業向前邁進了一步,也象徵著網路視頻領域的産業創新向前邁進了一步,對這樣的事情,我們應當拍手叫好,而沒有必要眼紅跳腳。

  近日,網路視頻作者“Papi醬”因為得到了一筆1200萬元的投資,一下子變成了的焦點人物。1200萬元人民幣,對包括“Papi醬”本人在內的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一筆鉅款。因此,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也在情理之中。有的人因為喜愛“Papi醬”的視頻風格對此歡欣鼓舞,也有人因為不看好這種商業模式對此憂心忡忡,這些觀點彼此迥異,各有各的道理。網際網路商業發展的前景,若能在言之有物的爭論之中越辯越明,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令人遺憾的是,並非每個人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也有那麼一群人,只是放出各式各樣的風涼話。他們看到“網紅”掙了錢,又眼紅,又不爽,一邊不滿于“憑什麼在網上發幾個視頻就能掙這麼多錢”,一邊冷嘲網路視頻用戶群“低俗”,痛斥“世風日下”。更糟的是,這種毫無營養的風涼話,竟然還頗有市場,贏得了不少認同。

  在這些言論中,我看到的是一種抱殘守缺的計劃經濟思想,而其中缺失的,則是對各行各業的平等對待,以及對市場經濟的認識理解。這些人之所以對“Papi醬”的成就冷嘲熱諷,無非是因為她以草根出身發跡于網際網路,跳出了所有既存的傳統行業,並以通俗平實的吐槽視頻一舉成名,年紀輕輕就超越了無數在各個行業奮鬥多年的人,背離了他們對“功成名就”的傳統認知。

  這樣的想法無疑是僵化、促狹的。對各個行業的差別看待,一直是人們難以革除的偏見,一方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數十年的計劃經濟體制,造就了一種對“鐵飯碗”的極端迷信,以至於滋生出了一種瞧不起個體勞動者和市場創新者的社會氛圍。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這種因循守舊的思想一日不除,我們就一日無法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如果像“Papi醬”這樣有創意、敢創新的年輕人總是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和嘉許,那我們又談什麼社會進步,談什麼“萬眾創新”?

  市場經濟之下,各行各業並無高低貴賤之別,一個人只要有本事,能滿足某種合理的社會需求,就自然能夠得名得利,這是一種十分合理的社會配置。“Papi醬”從事的事業,不需要任何“關係”,所需要的資本也主要是一台有攝像功能的手機,她賴以成功的真正法寶,不是別的,就是她自己的本事。

  一個人不論從事什麼行業,只要是憑藉自己的本領吃飯,就是好樣的。或許有人覺得,一個尚未畢業的年輕人,掙的錢就比學歷更高、工齡更長的人還要多,是“不公平”的,但事實上,以學歷或工齡評判一個人,才是真正的不公平。要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就更應當對那些有特殊才能和新穎想法的人以鼓勵,而非用種種教條化的標準粗暴地評斷個人的價值。“Papi醬”得到投資,不僅讓她個人的事業向前邁進了一步,也象徵著網路視頻領域的産業創新向前邁進了一步,對這樣的事情,我們應當拍手叫好,而沒有必要眼紅跳腳。

  今天,一個網路視頻作者獲得了成功,明天,就會有更多人的創新才能被發掘出來。如果你認為“Papi醬沒什麼了不起”,也沒有關係,這個行業沒有任何壁壘,只要你也打開攝像頭,行動起來,又有誰能説,下一個成功者不會是你呢?(楊鑫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