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牧民同享“大病醫保”紅利

  • 發佈時間:2016-03-24 08:29: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愛平本報記者張五四

  你一點都看不出來,37歲的宿紅秋,是一個癌症患者。她説話樂觀,笑聲朗朗。她對來看她的人們表示,她現在能吃能喝,最渴望能夠找到一個工作,她不想吃閒飯。

  2013年11月,宿紅秋被查出乳腺癌早期,她直言一下子“天塌地陷”。在隨後的治療中,她的所有親戚傾囊相助,到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不過,真正令她高興的是,她所在的內蒙古通遼市敖力布皋鎮政府實施的“邊治療與邊報銷”的新農合政策,讓她花的40萬元的高額治療費,很快就報銷了20萬元。

  她的驚喜不僅如此,同樣癌症的父親宿鐵山花掉的14萬元醫療費,當地政府按照70%以上的報銷標準,一下子給她父親報銷了9萬多元。

  這樣的報銷標準,對於她和父親來説,想也不敢想,“以前最多能報銷50%,而且手續繁雜,關鍵一些藥根本報不了。”

  按照通遼市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宇輝的説法,在通遼的210萬農牧民均能享受到這樣的“大病醫保”紅利。

  這樣的報銷標準,是當地政府響應國家新農合大病醫保制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市場運作,緩解農牧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一種獨特“模式”。

  劉宇輝就如何進行市場運作解釋説,政府為每位農牧民補貼420元,農牧民自籌120元。在這540元中,每人抽出41.5元,作為新農合大病保險基金,然後將這些錢投保至通遼市人保財險公司。

  “宿鐵山父女享受到的大病醫保,則是這個做法的首批受益者。”劉宇輝説,經過這樣的運作,不僅能提高報銷標準,還能對一些之前不能報銷的藥品給予報銷。

  人保財險通遼市公司負責人梁建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樣的運作方式在第一年時,由於諸多原因,賠了4000多萬,但其後兩年由於把控風險,已能實現持平。但他隨後表示,“能夠緩解農牧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這對於企業而言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我們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他説,這一運作模式,將會持續下去。

  據知,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除了在通遼外,還相繼在滿洲裏、興安盟、呼倫貝爾等地開辦了相關業務,試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扶貧”。

  通遼市副市長賀海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通過與商業保險機構合作,建立起新農合大病保險制度,極大地減輕了大病患者的經濟負擔,這種創新的模式,彌補了政府資源的不足,是“精準扶貧”的最好方式。

  而這樣的方式對於宿紅秋而言,不啻是最好的福音。她稱,目前正在學習駕考,學成後可以開計程車,緩解家裏的經濟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