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2億光年外超新星爆炸衝擊波 人類首次捕捉到實況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休斯敦3月22日電 12億光年以外,持續20分鐘,一顆恒星爆炸變成超新星過程中發出的衝擊波,被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望遠鏡成功捕獲,這是人類首次完整記錄到超新星爆炸過程。

  據CNN和太空網22日報道,美國宇航局用於發現行星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拍攝到這顆距離地球12億光年,直徑比太陽大500倍的紅色巨型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炸,並在這一過程中首次捕捉到爆炸衝擊波的可見光。

  由於該過程僅持續20分鐘,開普勒捕捉到這一瞬間被NASA稱之為“天文學家研究調查的里程碑”。這一研究結果已被接受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

  由印第安納州聖母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葛納維奇(Peter Garnavich)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3年週期內從500個星系中捕獲的數據,觀測了多達50萬億顆恒星,結果尋找到兩顆超新星。

  葛納維奇教授在聲明中説,“兩顆星體巨大到能輕鬆覆蓋地球圍繞太陽運作的軌道。”

  研究人員在較大超新星KSN 2011D上第一次觀測到“衝擊波”,但在發現的另一顆較小超新星KSN 2011A(太陽的300倍,距地球7億光年)上卻沒有。他們猜想,這可能是因為小的超新星周圍環繞氣體,遮擋了其産生的“衝擊波”。

  超新星是大品質恒星生命將終結時,重力導致其核心崩潰所引發的劇烈爆發現象,從而形成超新星。當恒星內核塌縮時向外發送激波,衝破恒星表面産生異常明亮的閃光,被稱為“衝擊波”,最高亮度甚至比某些星系更為耀眼,其輻射出的能量如同太陽或普通恒星一生所輻射的總量。

  “研究這些恒星以及爆炸如何、為什麼發生,是我們理解宇宙形成的重要組成部分。”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開普勒項目科學家豪威爾(Steve Howell)指出,“宇宙中全部重元素都來自超新星爆炸,例如所有地球上甚至人體內的銀、鎳和銅,都來自於垂死恒星的大爆炸。生命的存在就是因為超新星。”(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