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匹凸匹被消失背後的鮮言到底是什麼梗:無門牌 無證券部

  • 發佈時間:2016-03-22 08: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滬深股市艷陽高照,長陽飄紅,小賺了一把的投資者喜不自禁,看見股價回升的大股東們也是長舒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些堪稱“妖股”的上市公司大股東。

  實際上,國內股市自打誕生那天起,似乎就沒缺過“妖股”的身影,從早期的瓊民源、銀廣夏,到如今股價上躥下跳的匹凸匹等。就拿今日報道的匹凸匹來説,一個無門牌、無證券部、業績虧損,儼然穿上“皇帝的新裝”的上市公司,竟然靠著玩概念活得相當滋潤,在監管部門連發數道監管函後依舊如故。

  就在昨日,上交所宣佈將*ST 博元終止上市,將已經喪失上市條件的公司清理出去,是市場一直以來的期盼。為此,《證券日報》産經中心今起推出《“妖股”系列調查》報道,梳理這些“妖股”的來龍去脈,希望投資者擦亮眼睛,做出自己正確的投資抉擇。

  ■本報記者 賈 麗

  前一天還是日麗風和春晝長,翌日被霧霾籠罩的上海就迎來一場狂風暴雨。上海的天氣是如此的多變。而對於匹凸匹而言,多變的股權結構如定時炸彈,讓公司的未來亦充滿變數。每一輪新大股東的進駐,似乎就意味著其將經歷一場暴雨。

  無門牌、無辦公人員、無證券部門……如今,在新舊大股東更疊之際,匹凸匹如憑空消失了一般,讓投資者欲訪無門。

  在股價暴漲暴跌之下,究竟是什麼讓投資者大張撻伐,“消失了”的匹凸匹背後還隱藏著怎樣的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前往上海、成都等地,探訪並調查了匹凸匹及其多家關聯公司,抽絲剝繭,匹凸匹原實際控制人鮮言背後的明暗兩條隱形利益鏈浮出水面。

  匹凸匹去哪兒了?

  上午十時,記者來到位於上海金茂大廈的匹凸匹的新辦公地點,卻沒有順利地找到該公司。原本該是匹凸匹的辦公地,門口卻赫然挂著“KCV”的牌子,公司人員對匹凸匹及多倫股份的資訊一問三不知。而在金茂大廈的38層匹凸匹的原辦公場所,如今已是人去樓空。記者問了幾位大廈保潔人員,沒有人聽過這家公司。

  沒有人知道匹凸匹?它去哪了?記者找到了該棟大廈的管理部門,在大廈一層的訪客登記處和物業,記者查詢到金茂大廈第10層登記的公司為多倫實業,登記時間是在一年前。

  一位大廈登記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多倫實業(同多倫股份)曾經在這裡註冊過。但對於這家公司現在以什麼名稱存在,他表示並不知情。至於匹凸匹、KCV,他們都沒有聽説過,只知道去年有幾個股民來找過這家公司,但有沒有找到就不得而知了。

  去年5月20日,在變身為匹凸匹後,多倫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搬遷至新辦公場所,而新地址正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88號金茂大廈10樓。

  而隨著新地址一起被匹凸匹公開的公司電話,也一直未被接通過。

  “這裡沒有什麼‘匹凸匹’。”在記者的多番詢問下,大廈10樓公司前臺工作人員很不耐煩但又頗為謹慎地説。她指著外面,告訴記者,公司門口和前臺的標識都是“KCV”。“這裡是柯塞威,與匹凸匹沒有關係,我們也沒聽説過多倫股份。”

  記者表明身份後,表示希望能與公司與公司高管或者媒體對接的相關負責人交流下。對方一臉茫然的稱:“公司沒有跟媒體和股民對接的人,也沒有設立證券部門,我們一般不需要接待人。”

  當記者問到那公司經營什麼方面的業務時,她回答到:“不知道,我們不需要知道。不過,你説的匹凸匹的高層,並不在這裡辦公。”

  離開時,記者順勢往辦公區域看去,發現整個區域人員極少。一眼望去,偌大的辦公室僅有幾名員工,有的低頭看著電腦,有的玩著手機,看起來十分悠閒。

  記者隨後再次與大廈一樓的登記處負責人確認,得知匹凸匹確實是在去年五月份曾以多倫實業的名義登記過,但是此後並沒有更名的資訊。而目前大廈的10層整個一層,也都被多倫實業(實際現在是KCV)這一家公司租賃。但現在位於10層的公司否認“自己”是多倫實業,也讓他們很驚訝。

  那麼,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既沒有設立證券部門、公司高層也不在公開的辦公地址辦公,甚至連一個門牌都沒有,匹凸匹到底去哪了?如果説,匹凸匹與KCV是一家公司或者説辦公地址是同一個,那公司工作人員為何又矢口否認,稱對匹凸匹這家公司的資訊毫不知情,甚至對自己公司的業務也是這麼陌生?

  揣著疑問,記者再次來到了大廈38層--匹凸匹名稱變更前的舊辦公地址。

  上到38層,從電梯出來在繞了整個樓層半圈之後,記者終於找到了“P2P”。公司大門緊鎖,整個辦公室空無一人。透過落地式玻璃門,記者看到墻上孤零零“趴著”三個紅色的字“P2P”。也僅有這三個字,證明這家公司曾經在這裡存在過。整個辦公區域不大,前臺的兩盆綠植依然茂盛,可見公司及其人員剛搬不久。

  在這一層裏,一共有五家公司,匹凸匹公司的名字並不在公司索引牌之中。在大廈一層的總索引牌中,記者也未找到匹凸匹或者多倫實業,而KCV的名字也未出現。

  表面看來,匹凸匹這家公司,是徹底消失了。

  到底是誰的KCV?

  在本該是匹凸匹的辦公地址,卻出現了KCV。那麼,KCV是誰。隨著記者調查的深入,匹凸匹及其關聯公司的隱藏關係浮出水面,而KCV實則是匹凸匹原實際控制人鮮言掌控下的多家公司的“馬甲”,鮮言涉嫌利用內幕消息交易操縱股票並在這幾家公司之間進行頻繁的資本挪騰。

  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KCV,下稱柯塞威基金),原為匹凸匹(原名多倫股份)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份,主營基金、證券等。法定代表人李艷。

  去年,柯塞威基金因將註冊資本的1.15億元誇大為10億元,而被監管部門質疑其合法性。為避免上市公司因此被停牌核查,鮮言出資1.15億元收購了多倫股份持有的柯塞威基金全數股權。

  2015年4月29日,匹凸匹一口氣發了31條公告,資訊量大的驚人。在這一天,公司稱,鮮言對深圳柯塞威的這筆股權收購方案,被公司董事會(第七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決議公告)在決議中投票全數通過,理由是多倫股份剛剛開展的創新型金融業務,政策法規尚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然而對於當時正在將金融業務作為轉型方向的匹凸匹而言,這個理由似乎在向自己啪啪“打臉”,驗證了此前多倫股份宣佈進軍網際網路金融時廣泛被業內質疑的“無可行性論證”。儘管認為創新型金融業務存在風險,公司還是在同一時間在深圳前海新區,又成立了另一家金融子公司--柯塞威金融。

  在這輪董事會的決議上,原多倫股份三位董事也悉數換人,經鮮言提名,柯塞威基金法人代表李艷被聘為多倫股份的董事、財務總監。更為蹊蹺的是,同時,董事會一致決議,同意向柯塞威基金增加註冊資本1.05億元,增資方式是現金方式,資金來源為自籌。而此次增資與鮮言對深圳柯塞威的收購幾乎就是在同一時間。

  業內人士認為,在鮮言對深圳柯塞威收購之前,通過增資1億多元的資金直接從上市公司多倫股份流入了柯塞威基金。也就是説,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此次資本運作,幾乎以極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將柯塞威基金收入囊中。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柯塞威基金與柯塞威金融不僅在名稱上有高度相似性,兩者登記的住所均為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法人代表均為匹凸匹前財務總監李艷。在股權結構上,柯塞威基金已為鮮言獨資。而柯塞威金融大股東也為鮮言,其持有99%的股份,而另一家公司北京柯塞威持有剩下的1%。

  根據北京工商局資料,北京柯塞威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鮮勇。該公司成立日期為2010年10月。而鮮勇與鮮言是兄弟關係,也就是説北京柯塞威與鮮言也是一致行動人。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記者看到在備案資訊中,兩家公司的高管成員名單也一模一樣,監事是蔡冬雪,李艷為執行(常務)董事,而總經理都是竇富榮,業務經營範圍也大致相同。

  金茂大廈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廈10層的KCV已經存在多年,但也是近兩年才登記為多倫實業,此後就沒有更名。也就是説,這兩家僅在名字上有些許差別的公司,實際控制人都為鮮言。在鮮言收購了柯塞威基金之後,柯塞威金融實際或只是柯塞威基金換了個馬甲在匹凸匹旗下存在。

  去年6月份,鮮言徹底完成了對柯塞威基金的收購。而在那之前,正是場外配資最火爆的時候,也是匹凸匹著力轉型之際。打著匹凸匹上市公司的招牌,柯塞威係在高杠桿配資上大發橫財。那時P2P概念也正被市場炒作,正在轉型的匹凸匹也因“P2P”這個名字備受爭議。借著這種爭議,匹凸匹反而名聲大噪,柯塞威基金在各地的公司大肆宣傳,向配資者“撒網”,讓眾多投資人在對有著極為緊密關聯的業務和高管的柯塞威基金、匹凸匹兩家公司的迷茫中慢慢走進“牢籠”。

  而為了讓這家公司更為正規,鮮言更是儘快利用現有資源將公司的熱線和客服配齊。

  柯塞威的客服電話為4006105555。有資料顯示,北京天依律師團值班熱線的電話也是4006105555。而根據多倫股份的披露資訊,鮮言也曾是北京天依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也就是説,在鮮言接手後的柯塞威基金與其原本任職的單位,使用的是同一個400開頭電話。

  記者發現,北京市天依律師事務所是北京市較早成立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之一,其總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而該事務所的名稱被多名律師刊登在網上,也有多個網址,其中有一個網址就是www.4006105555.com,其中交通律師和刑事律師熱線都用了4006105555這一號碼。

  一位天依律師事務所律師向記者稱:“400開頭這個電話已經轉給柯塞威,對方是投資公司,而接手的人正是原來天依的一位律師。”這一接手人指向了曾為律師的鮮言。

  同時,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鮮言從李勇鴻手中收購了多倫股份之後,李艷變成為其一致行動人,柯塞威基金錶面法人代表為李艷,但背後實際控制人是鮮言。”

  雖然表面上看,柯塞威基金這家公司曾戴著大股東上市公司的光環,卻被業內詬病。其在被鮮言收購後,剩下的只有劣跡斑斑。

  去年4月份,鮮言對柯塞威資産收購之時,正是A股這輪牛市狂奔之際,大批的配資者在柯塞威進行配資。然而在鮮言完成收購的這兩個月時間裏,股市也在奔行中遇到異常波動。在10月份-11月份清倉後,大批配資者損失慘重,但保證金、收益的餘額部分卻被柯塞威拖欠,遲遲得不到歸還。隨著鮮言將柯塞威轉到其個人名下,導致配資者追討的難度加大。

  去年,在深圳柯塞威公司辦公室門口,曾有多名投資者聚集在那裏集體維權,要求柯塞威儘快歸還配資餘額和保證金。記者了解到,在上海,同一時間,也有股民找到KCV的辦公地點,要求與公司管理層見面。

  柯塞威基金成立後,主推出的中國專業網際網路投資平臺“KCV·紅馬甲”,也在隨後成為監管部門重點清理的對象。去年最高峰時,KCV官網顯示其累計配資總額已高達9億元。

  針對為何會大規模拖欠客戶保證金,柯塞威方面稱,配資賬戶穿倉(穿倉是指客戶將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的錢),信託公司斷了端口。而當時有專家認為,穿倉帶來的資金缺口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柯塞威故意不還或佔用資金。

  “當時認為柯塞威是上市公司,在信用上面應該不會有問題,非常信任。但沒想到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變成個人所有,而我的保證金到現在還沒拿到。”一位配資者無奈地向記者表示。

  雖然柯塞威方面一直對配資者強調公司賬面沒有資金,但卻突然有資金對匹凸匹旗下本來要清算的子公司荊門漢通以現金方式增資1億元,且資金來源為自籌,實則讓人意外。增資後,荊門漢通的註冊資本增至2.5億元。而荊門漢通的法人代表正是與柯塞威基金實際控制人為同一人--鮮言。

  暴漲背後

  明暗兩條隱形利益鏈乍現

  一面是對中小配資者資金的長期拖欠,一面是借公司轉型、更名時股價暴漲,在關聯公司之間進行違規操作、利益輸送,鮮言背後的明暗兩條隱形利益鏈浮出水面。

  在多倫股份的公告中,均出現了柯塞威基金和柯塞威金融,這兩家公司都在深圳註冊,那麼在上海記者探訪的“KCV”又是哪來的?為何匹凸匹把辦公地址選在了這裡呢?

  金茂大廈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廈38層註冊的公司名稱是上海鴻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鴻禧),並不是匹凸匹,也不是多倫實業。”

  記者查詢上海工商局資料發現,上海柯塞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柯塞威)法人代表金星,該公司2005年就已經成立,註冊地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世紀大道88號4區3805室,該地址與匹凸匹38層的原註冊地址一致。

  與此同時,物業口中的上海鴻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上海,地址為世紀大道88號金茂大廈,這亦與上海柯塞威資料完全一致。

  上海鴻禧公司網站顯示為http://www.kcv.com,點擊進去則是KCV基金,且與KCV基金的産品幾乎一致。可見,KCV基金實際只是上海鴻禧換了個“馬甲”,上海鴻禧就是KCV的前身。同時,上海鴻禧的“KCV”與深圳柯塞威推出網際網路投資平臺“KCV·紅馬甲”的客服電話也均為400610555--原天依律師事務所熱線。記者還發現,目前KCV眾多工作人員也均來自上海鴻禧。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才成立兩年的柯塞威基金,卻在公開資料裏宣稱其已有十一年曆史。其此前的公開資料顯示,KCV總部位於上海,以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為主。而鮮言的資本運作下,這一系列關聯公司在股權和業務上實則已經融為一體。

  在鮮言對KCV資産收購後,上海柯塞威、鴻禧股權已經正式合併,都搬進了10層。而匹凸匹表面看已經不復存在,似乎只是在工商部門變更資料時使用了KCV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鴻禧是鴻豐國際集糰子公司,並不屬於多倫股份,但其與多倫股份關係甚密。

  早在四年前,鮮言控股的鴻豐國際曾與當時實際控制人還是李勇鴻的多倫股份簽訂協議,以2億元收購多倫股份大股東多倫投資51%的股權,隨後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由李勇鴻變更為鮮言。

  接近上海鴻禧人士透露,鮮言控制下的多倫股份與鴻豐國際及其關聯公司上海鴻禧等開始一系列關聯交易,甚至“暗度陳倉”將上海鴻禧變為KCV。同時,鴻豐集團介入多倫股份多個項目,其也是多倫股份地産項目--楚天城的參與者之一。

  同時,記者發現“神奇”的李艷不僅是柯塞威基金與柯塞威金融的法人代表、北京柯塞威的執行(常務)董事、多倫股份曾經的董事兼財務總監,也曾在鴻豐集團旗下公司任職,其在鴻豐集團就早早與鮮言認識。上述接近上海鴻禧人士透露:“柯塞威基金法人代表李艷實際曾是鴻禧基金研究員。”

  若上述關聯關係屬實,鮮言從李勇鴻手中收購前就已經醞釀一起起讓資本市場匪夷所思的資本運作。而在去年股市複雜多變之際,鮮言涉嫌利用內幕消息交易自家股票,並存在操縱股價的嫌疑。

  鮮言等一致行動人要進行上述操作,還離不開另一家關鍵公司--四川蓉記鴻豐。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四川蓉記鴻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法人代表為胡友斌,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主營項目投資、房地産開發等。

  在位於成都的四川蓉記鴻豐投資註冊地址,記者並未找到公司管理層,公司員工僅稱這裡已經不做房地産項目。記者致電胡友斌,其手機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四川蓉記鴻豐這家公司的資料並不多,其主營雖然是房地産開發,但根據表面的材料,記者未查到該公司有地産的實質性業務開展。不過記者注意到,在一則招聘網上,這家公司資訊中的所屬行業已在2014年從地産變更為銀行、證券,所用的資料介紹竟然也是上海鴻禧的,並稱自己隸屬於鴻豐國際集團。去年6月,四川蓉記鴻豐曾在多家網站招聘過證券操盤手。如此看來,四川蓉記鴻豐或也是鮮言控制下企業的關聯公司。

  如若上述關係成立,鮮言在多倫股份與這家公司的利益輸送上的操作痕跡則更為明顯。2014年,多倫股份決定對柯塞威增資。收到多倫股份轉入的投資款後,柯塞威就立即在當年11月份與四川蓉記鴻豐達成業務合作協議,並先期向蓉記鴻豐支付保證金1.96億元。

  很快,此筆交易遭到監管部門關注。但這筆資金去向尚未明朗,雙方業務是否已經實質性開展未清楚,2015年4月份,柯塞威就以1.15億元價格被轉到鮮言個人名下。

  受到監管部門壓力,去年6月份,鮮言特別聲明,其決定將1.15億元投入到與四川蓉記鴻豐的投資諮詢合作業務中,並將此款項以保證金的形式運用到具體合作項目中。同時,鮮言還以一已之力擔下責任,承諾對上述合作資金投入所導致的結果負責。上述人士透露,通過多倫股份與四川蓉記鴻豐的交易,鮮言或已經尋求到對柯塞威的收購資金,而這筆資金又在鮮言對柯塞威收購後,再次回流到四川蓉記鴻豐。

  這筆1.96億元資金,在匹凸匹2014年年報中出現在公司1年以內的其他應收款項目中。在柯塞威被鮮言收購之後,匹凸匹並未明確説明該資金去向。公司在2015年年報中也未有解釋。

  匹凸匹及鮮言一直強調,其控股股東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鮮言與四川蓉記鴻豐不存在關聯關係。顯然這一説法難以站住腳。在上述《證券日報》記者的調查中,種種跡象都指向,四川蓉記鴻豐、深圳柯塞威、上海鴻禧與多倫股份為疑似關聯方。在鮮言完全接手深圳柯塞威之前,其就疑似利用這四家公司,進行資金往來、利益輸送和資本挪騰。 同時,匹凸匹與蓉記鴻豐的合作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實際就是股票和基金投資。

  在去年,多倫股份迎來幾次暴漲和大跌,這四家公司及眾關聯公司成為信託通道,而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涉嫌內部交易、操縱股價等違法違規行為。此後,鮮言及其一致行動人也因公司股價異常、不規範操作、交易案異常被被監管部門盯上,多次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

  今年3月17日,匹凸匹再次公告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未及時披露多項對外重大擔保、重大訴訟事項,公司被處以40萬元罰款,原董事長鮮言被處以30萬元罰款,公司財務總監等也受到不同的處罰。

  “消失”的匹凸匹迎來了與鮮言關聯甚密的新大股東的進入,投資者不禁要問,鮮言到底在玩什麼梗?

ST匹凸(600696)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