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漢堡王:一個成功的“劫持者”

  • 發佈時間:2016-03-22 01:30: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提起漢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麥當勞、肯德基,這倆品牌簡直成了漢堡在中國的代名詞。但是近幾年,在大城市逛街時,或許你會發現這樣一家店舖——漢堡王。

  大多數情況下,這個直白而老土的名字往往使人認為它是一家“山寨麥當勞”。但事實的真相令人吃驚:漢堡王在國外很多地方比麥當勞還要受寵。和肯德基相比,漢堡王才是麥當勞稱霸全球快餐連鎖的最大威脅。

  ——品牌誕生——

  秉承美味才是王道

  故事發生在1954年,詹姆士·麥克拉摩和大衛·艾傑敦在美國佛羅裏達州邁阿密共同經營創辦了一家名為“漢堡王”(Burger King)的餐廳,經營模式與1940年成立的麥當勞類似。

  漢堡王最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將更多美味,更高品質,價格合理的漢堡帶給每一位顧客。帶著對美食的追求和熱情,他們想要將火焰燒烤的精華灌注于每一個漢堡中。超過370度高溫火烤,快速鎖住肉質的汁水,散發一種獨特的香味,與鮮蔬麵包搭配,這種方法在當時的美國快餐食品中並不多見。秉承美味才是王道的理念漢堡王品牌由此誕生。

  彼時,正逢美國快餐行業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漢堡王順水推舟著力推廣它最具代表性的皇堡——“漢堡越大,漢堡越好!”“請用雙手拿”,這兩句廣告語一度成為經典,廣為流傳。

  此後的漢堡王在美國迅速壯大,連鎖店數量急速增多,遍佈于美國的各個角落。不論是大城市裏、道路旁或甚至是不經意的街坊轉角,都可以發現漢堡王餐廳的蹤影。漢堡王現在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萬家門店,是僅次於麥當勞的全球第二大快餐連鎖企業。

  ——公開宣戰——

  向麥當勞發動進攻

  沒有誰會像麥當勞和漢堡王一樣,毫不遮掩地公開宣戰。

  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有一個精闢的總結:“如果我的競爭對手溺水了,我會在他們嘴裏塞一根水管。”

  最初,漢堡王意識到很難與麥當勞15美分的漢堡進行競爭,於是決定以37美分的價格出售更大的漢堡。而後,麥當勞推出的巨無霸,實質上也就是針對漢堡王推出的皇堡。

  但就在漢堡王迅速擴張之時,遭遇了資金短缺。這給競爭對手留下了可乘之機,漢堡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的迅速崛起。特別是麥當勞,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向漢堡王奮起直追。到1970年代早期,麥當勞的店數已經遠遠超過漢堡王,成為顯而易見的市場領導者。漢堡王被迫屈居第二。

  錯失領導地位的漢堡王,開始向麥當勞發動進攻戰略。

  1973年,漢堡王找到了麥當勞的弱點,抨擊它是一個高度自動化但缺乏靈活性的漢堡機器,發動了“Have it your way(我選我味)”的行銷運動。漢堡王的新行銷運動聚焦在顧客變化的口味上,倡導滿足顧客的個性化口味。該運動一炮打響,“我選我味”的口號也沿用至今。

  1982年,漢堡王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戰,開展了“火烤而非油炸”和“漢堡大戰”運動。漢堡王投放了對比廣告,向顧客表明瞭它的四大優勢:皇堡在匿名口味測試中勝過麥當勞巨無霸;火烤比油炸更受歡迎;“我選我味”備受歡迎;漢堡王的普通漢堡比麥當勞的大。

  漢堡王甚至還通過廣告宣佈有近200萬顧客轉投漢堡王。漢堡王的這一輪進攻戰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市場份額瘋長,餐館銷售額暴漲,甚至引得麥當勞和溫迪訴諸法律,要求取消漢堡王的廣告。

  ——危機公關——

  把聚焦點放品牌上

  為了與麥當勞一決高下,漢堡王也是拼了。

  2011年,漢堡王在Facebook上發起了“Whopper?Sacrifice”(皇堡?犧牲)的行銷活動:參與者只要刪掉自己的十個好友,就能獲得一個免費皇堡,與此同時,這些參與者也必須安裝一個插件,把自己刪除的好友在Facebook上公佈出來。活動結束時,共有超過十萬名被朋友犧牲的Facebook用戶被赤裸裸地公佈出來。算及成本,漢堡王僅送出了一萬個漢堡,卻通過“考驗友情”挑戰了消費者的“危機意識”,引起關注,進而讓更多人知道了漢堡王。

  刪掉的好友可以加回來,但花出去錢就未必能要回來。面對消費者發起維權、挑戰價格,有可能把品牌置於被動無為的境地的時候,漢堡王來了一次漂亮的危機公關。

  2012年,消費者施壓,要求漢堡王做出改革並降價。漢堡王回應該事件的方法是:爽快降價,但前提是漢堡王的Facebook主頁每漲500粉絲,就降低1美元的價格。

  通過這樣的促銷方法,消費者贏得了他們想要的結果,但與此同時又不得不“幫助”漢堡王宣傳線上平臺。最終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與消費者互利,解決品牌危機。

  有了送漢堡測友情的Facebook行銷經驗,為了讓消費者真正把聚焦點放在品牌上,漢堡王后來又把當初那份給別人的“危機意識”轉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2013年,漢堡王開始了對Facebook粉絲的測試:免費送給粉絲一個麥當勞的“巨無霸”,但前提是要和漢堡王簽訂協議,永遠解除對漢堡王主頁的關注。這次活動讓漢堡王失去3萬粉絲,只剩下8000,漢堡王似乎有點玩大了。然而他們關注到,雖然僅剩粉絲8000,互動率卻提高了5倍,粉絲差評也慢慢消失了。表面上損失粉絲數量,但卻提升了粉絲品質。

  ——激進吸睛——

  戰火已經燃到中國

  2014年,繼在日本推出全黑的漢堡之後,漢堡王在6月又推出一款全紅的漢堡Aka Samurai。想像一下一個從裏到外全是紅色的漢堡:紅色的麵包、紅色的奶酪和紅色的沙司,不用嘗它的味道,光是賣相,就已經吸足了眼球。

  不光是出了黑、紅、白系列的漢堡,漢堡王還推出一款“燒烤味”的香水,僅在2015年的4月1日愚人節這天出售。從它的海報來看,一個西裝革履的帥哥,還有一瓶標著“Burger King”的香水,乍一看挺高大上,但是再往上一看,居然還有一個漢堡!這種奇妙的組合,讓人隱隱有一絲玩笑的感覺:噴著燒烤味的香水吃漢堡,是為了證明我真的吃了個漢堡嗎?但漢堡王説到做到,真的在這天賣起了香水。這種“口味”的香水限量發售,僅售1000瓶,價格為41美元,並贈送一個漢堡。據Tatsuiwa透露,這款香水賣得很好,也順帶帶動了漢堡的銷售,創下了日銷量紀錄。

  但是,這麼激進的漢堡王,在中國消費者的印象中,似乎有點模糊。

  當肯德基於1987年進入中國後,麥當勞和必勝客也于1990年馬不停蹄地趕到了中國。而漢堡王卻一失它爭強好勝的本性,在2005年才在上海開起了中國內地的第一家店,而其發展狀態也只能用命運多舛來概括。中國的洋快餐市場早已被肯德基和麥當勞佔領,僅憑這晚到的15年,漢堡王就只能是當山寨的份兒。

  但在2012年之後,漢堡王突然以爆髮式的增長令人矚目。2012年,漢堡王在中國的門店僅有63家;2013年僅一年時間就新增了100多家店,比漢堡王前8年在中國開的店數總和都多;2014年漢堡王在中國開店的數目也超過150家。同期的麥當勞在中國開了200家店,這樣的增長速度對於在中國沉寂了8年之久的漢堡王,可以説是突飛猛進。

  對於麥當勞而言,與漢堡王的戰火也已經從美國燃燒到了中國……

  (來源:O2O商學院)

  觀點評説

  “劫持”這一詞語看上去並不和善,似乎後面跟著誰都是不受歡迎的。然而,在商界,能夠把消費者“劫持”到自己的品牌陣營,堅定地與品牌聯繫在一起,那産生的經濟利益和獲得的品牌影響力是任何一家企業夢寐以求的——這便是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十分流行的劫持行銷(hijacking marketing)。漢堡王是一個成功的“劫持者”。

  然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聰明,獲得的資訊越來越廣泛,要成功玩轉劫持行銷並不容易。能否成功俘獲消費者的心,最關鍵的還是對人性本身需求的洞察,要和消費者站在一起,這也是一切行銷行為的前提。從漢堡王的案例來看,公共事件、危機事件發生之後,品牌運營者要先評估狀況,聽聽大家都在談論什麼,然後以提供幫助或者解決方案的姿態出現,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