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榕生鮮電商眾多卻鮮有盈利

  • 發佈時間:2016-03-16 09:32:06  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林宇熙

  3月1日,德國外賣平臺DeliveryHero宣佈暫停其中國業務“外賣超人”,並稱“當前中國外賣市場非常不理性”。目前,外賣平臺之間的競爭已經陷入“有補貼才有訂單”的惡性迴圈。記者注意到,榕城街頭巷尾的外賣騎手越來越多,外賣平臺之間的競爭、配送的普及能否帶活生鮮O2O?對此,福州一生鮮電商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目前榕城生鮮電商不少,但基本還未實現盈利,只有當APP主流用戶成為生鮮産品的主力客戶時,市場才有望打開。

  不少市民無網購生鮮習慣

  近日,記者在黎明永輝超市採訪發現,在生鮮區採購的市民多為中老年人,記者隨機採訪了6名市民,他們都表示沒有網購生鮮的習慣,只有親自到超市挑選才放心。

  陳小姐是一名實習醫生,她告訴記者,一般下班後都會到超市買菜,網購的話只能由門衛代簽收,“拿到手怕是都變質了”。

  家庭主婦孫小姐告訴記者,她經常網購進口水果。“蓮霧、山竹這些水果超市還沒賣的時候,網上都可以買到。”但孫小姐也説,好幾次收到的水果有一些已經不新鮮了,她嫌麻煩也沒找商家賠償。

  記者採訪發現,網購水果的市民多於網購蔬菜和海鮮的市民,打開各大外賣APP上的水果外送店,幾乎每家店都有類似的評價——“橘子有股奇怪的味道,全部扔了”“送得慢,説好9點40分到,10點半都還沒到”。

  生鮮電商尚未實現盈利

  記者從市商務局電商處了解到,目前福州的生鮮電商平臺主要有三類:一是超市轉型,如永輝微店;二是農産品市場轉型,如“華威菜多多”;三是跨境生鮮電商,如榕金實業有限公司。福州“達達”配送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果電商多為微商,通過微信建立客戶黏性,顧客群體存在一定局限性。“越來越多的水果門店開始嘗試外送服務,目前入駐外賣平臺的水果店約100家。”該負責人説。

  “生鮮電商發展前景廣闊,但困難也很大。”榕一家生鮮電商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福州生鮮電商基本還未實現盈利,産品規格難以標準化、配送過程損耗大、保鮮方法成本高,是眾多生鮮電商面臨的一道難題。

  “不同冰鮮産品的保存溫度不同,冷凍進口牛排、深海魚需要攝氏0度以下,冷鮮肉是攝氏0度至4度,如果採用泡沫箱裝冰塊配送,4個小時後就會開始變質,只有使用冷鏈車配送,才能全程保鮮。”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生鮮産品使用冰袋保溫配送,因為冷鏈配送運營成本高,盈利空間小。“如果自建冷鏈物流,一個訂單的農産品毛利率為25%至30%,而冷鏈配送成本就佔了售價的三分之一。”

  年輕人成為主力客戶市場才會打開

  “移動端的主流用戶都是年輕人,只有當他們成為主力客戶時,市場才有望打開。”業內人士認為,消費理念的變化、冷鏈産業的發展、購物體驗的提升將帶來更廣闊的市場。

  永輝微店負責人姜洋告訴記者,微店商品分為生鮮、食品、用品三大類,以門店出貨為主,目前福州有10家門店支援出貨,覆蓋周邊3至5公里。由於免郵門檻,客單價在110元至120元之間,自提訂單客單價為50元左右。

  “我們的訂貨都比較重,平均7公斤以上,而且生鮮比例高,1日3配,飯點也一般是上下班高峰期,所以配送壓力很大。因為與門店共用庫存,缺貨問題不可能完全解決。”姜洋説。

  姜洋透露,永輝微店今年將拓展省內其他地區及省外的業務,繼續優化配送流程,開展預售、團購等業務,並提供優質商品的倉配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