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消費糾紛成投訴新熱點

  • 發佈時間:2016-03-16 07:29:47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曾慶光 伊小銳 楊鈴)隨著微信的興起,不少商家看中其方便、快捷的功能,將其引入經營,由此也引發不少消費糾紛,成為消費投訴新熱點。記者昨日從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已受理近20件相關投訴。

  案例一:微信掃一掃充值起糾紛

  姚先生9歲的兒子是廈門火炬高新區軟體園一家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遊戲用戶。前不久,孩子瞞著大人,偷偷使用他的微信,通過“掃一掃”向遊戲賬號充值了1000元。姚先生發現後,立即向商家反映,要求將錢退回。誰知商家認為“充值係用戶自願”,拒絕處理,還擅自將賬號的遊戲幣清零。姚先生憤而向蓮前市場監管所投訴。

  執法人員調查後認為,雖然用微信充值,商家不能即時辨別充值人年齡,但姚先生發現後很快就電話説明情況,商家不能以將遊戲幣清零否認充值事實。經調解,商家同意將充值款退還姚先生。

  案例二:微信向賓館訂房不能入住

  謝先生2月12日晚用微信預訂溪岸路某賓館一間客房,並支付成功318元房費,還打電話到酒店前臺進行了確認。可第二天他抵達準備入住酒店時,卻被告知無法提供房間,原因是工作人員疏忽了。謝先生認為不合理,撥打12315進行投訴,要求商家履行訂房約定。

  經執法人員現場調解,酒店方承認是自己工作疏忽,導致客人無法入住,當場重新為謝先生安排了客房。

  >>消費提醒

  微信交易注意啥?

  監管部門建議,在微信朋友圈交易時,一是要了解清楚賣家的真實身份資訊;二是要保留相關的聊天記錄,大件物品最好簽訂書面的買賣協議;三是要保留銀行、支付寶等匯款、支付憑據,一般接受匯款的賬戶同賣方身份要相符。做到以上三點,賣家一般不敢只收錢不發貨或者出售假貨,即使出現也可以依據這些證據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此外,微信朋友圈交易之所以能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熟人之間的信任起到了很大作用,微信交易實際上就是考驗交情的過程,但買賣畢竟涉及金錢,涉及利潤,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最好分清交情與交易,如果一定要通過微信平臺購物,建議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將貨款支付給賣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